首 页 教育·资讯 教育·声音 教育·实践 教育·思想 教育·人物 成长·导航

首页>教育>教育·资讯

数字时代,教育如何为未来人才铺路?

2025年06月30日 09:32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6月30日电(记者 杨岚 实习生 王子祺)6月26日,瑞思教育主办的以“从教育创新到产业升级”为主题的城市RISE大会在圆明园启幕,与会专家共同探讨在数字时代,教育如何为未来人才铺路?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AI)等数字智能技术加速创新和广泛应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正在成为重塑制造业生产方式、影响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数字素养已成为青少年适应未来社会的核心生存技能。瑞思教育联合艾瑞咨询此前发布的《2025年少儿综合能力培养报告》中指出,AI技术应用会放大人才核心素质的竞争价值,综合能力培养正在成为贯穿一个人成长的长期课题。

会上,中国服务贸易协会副会长张汉林以“AI、数字化对中国经济及人才培养的影响”为主题分享时表示,AI时代对于人才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人才衡量标准正在逐步国际化、人才技能趋向多学科整合,人才素养的核心要求在于培养问题解决能力与创新能力等基础性素质。“其中,终身学习和创新能力是持续保持竞争力的关键,这要求劳动者具备创新思维,能够提出新颖的解决方案和设计思路;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以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和要求,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此外,跨文化传播、国际化视野以及文化适应性,是面对下一个10年全球化的必备能力,其中优秀的语言能力不可或缺。”张汉林说。

“建设教育强国不是办更多大学,而是让教育扎根中国大地。为拔尖创新人才开辟通道,为产业需求输送应用型人才,让每个孩子学会解决真实问题。”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则提出,教育强国建设既要“顶天”,又要“立地”,要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超常布局急需学科专业,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和拔尖人才,着力加强创新能力培养,要破解社会需求真实性、教育供给有效性、供需适配精准性的问题。

《2025年少儿综合能力培养报告》中指出,2024年中国非学科教育市场规模已达6463亿元,其中STEAM教育、素养类教育等综合能力赛道增速显著。专业化素质教育已成为非学科教育发展的核心,教育更关注综合能力的培养。瑞思教育董事长王励弘表示,随着AI时代的到来,未来教育必将面临教育模式升级,从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跃迁,由原来的被动式学习升级为主动探索式学习,教育评价也会向多元综合测评转变,围绕孩子综合能力培养,未来将逐步构建更全面、更科学的综合培养效果测评体系。

编辑:位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