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教育>教育·资讯
行走边疆践初心,青春聚力担使命
——北京师范大学师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延边行侧记
人民政协网8月19日电(记者 朱英杰)近日,北京师范大学师生赴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开展实践活动,在实情实景中提升思想认识,在学思践悟中厚植爱国情怀,铸牢中国心、中华魂。这是北京师范大学连续第四年组织的主题育人实践活动。
2025年6月30日至7月4日,在校党委统一部署下,北京师范大学党委统战部、港澳台事务办公室、校团委联合组织48名师生,赴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
一江图们水,共织延边千年锦
实践团师生深入探寻延边文化根脉,先后来到延边州博物馆与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在博物馆厚重的历史氛围中,师生们系统梳理了先民在延边大地上生息繁衍、闯关越江、共建家园的艰辛开拓史,以及在此过程中自然交融、汇聚共生的历程。在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师生们通过文物与讲解加深理解,沉浸式体验了朝鲜族象帽舞的飞扬律动与长鼓的铿锵节奏。这些活态传承的文化瑰宝,让书本上的“多元一体”变得可触可感,生动彰显了中华文化的蓬勃活力与独特魅力,也让大家对其中赓续不断的中华民族历史文脉与中华文明的深邃价值有了更深切的认同。外国语言文学学院2023级本科生谢宇成感慨道:“这里有许多生动展现各民族交流互鉴、多元凝聚的鲜活故事。了解到《新唐书》记载的唐中宗册封渤海郡王史实后,我了解到,延边大地上各民族共同书写中国历史、共创中华文化的壮丽图景,在千年前就已展开!”
重走抗联路,薪火映照边疆红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7月1日中国共产党成立纪念日,团队走进珲春市大荒沟党史纪念馆,共同聆听了一堂生动的党课、团课。年逾六旬的珲春市密江乡大荒沟村党支部书记刘国信,饱含激情地向师生们讲述了各族群众在东北解放斗争中共同浴血奋战的光辉历史。活动现场,党员同志庄严重温入党誓词,全体团员则通过组内研讨,深切缅怀历史,感悟传承抗战精神的时代重任。转赴太兴村,乡村振兴专职干部李畅带领大家追寻延边地区从抗战烽火到新时代振兴的红色发展脉络。从精神矍铄的老书记到扎根基层的青年党员,两代人的深情讲述跨越时空却同频共振。正如文学院2023级王瑞彤所言:“这份由先烈点燃、由前辈守护、如今传递到我们手中的精神火炬,照亮的不只是历史,更是我们这代青年前行的道路与肩头的责任。”
青春界碑行,共绘边疆同心圆
“山山金达莱,村村烈士碑。”延边是承载中华民族基因血脉的边疆热土,肩负着守护国家安全的重任。团队行至图们口岸,凝视87号界碑,眺望图们江对岸的生活风貌,历史的厚重感油然而生——这片土地曾是清朝“龙兴之地”,历经封禁、解禁,朝鲜族、汉族等开垦者共同用汗水浇灌边疆。登临防川村龙虎阁,三国风光尽收眼底。此刻的和平景象,让人不禁回望那血泪交织的岁月:吴大澂据理力争重立界碑、争取图们江出海权;多民族先烈坚守气节,用生命谱写保家卫国的壮歌。回望历史,珍视这无数先辈以无畏斗争换来的和平。来自澳门的物理与天文学院2023级硕士生郭智匡说:国家的富强是我们幸福生活的基础,我们要和石榴籽一样团结,为国家的发展一起努力奋斗!
河畔育新苗,青春师心育未来
边境探生态,书写“国之大者”担当
为加深对筑牢边疆生态安全屏障战略价值的认识,团队赴东北虎豹生物多样性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及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开展实地探访。在生命科学学院冯佳伟老师的带领下,团队深入中俄边境野生动物控制实验地,学习围栏样地对比、土壤昆虫多维监测等前沿研究方法;在西北沟监测站,详细了解气象塔、声
此次延边行实践,北师大师生在行走中构建起立体认知:从图们江畔到长白山下,见证民族文化的交融共生;从红色遗址到绿美山川,感悟基因传承与生态守护;在边疆热土与基层校园,体味建设艰辛与教育创新。这堂“行走的课”,生动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边疆图景,深化了青年担当的领悟,更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血脉。活动以“石榴籽”精神培根、“金达莱”品格筑梦,引领北师大青年在学思践悟中淬炼本色,响应时代召唤。
编辑:位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