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财·知道财·知道
商业银行面临新一轮资本饥渴
过半上市银行资本充足率下降
银行再掀补充资本大潮
在这样的背景下,多家商业银行再掀补充资本大潮。
近日,南京银行发布公告称,拟向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不超过10亿股,募集资金不超过80亿元。该行前三大股东——南京紫金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法国巴黎银行和南京高科股份有限公司已明确将进行认购,承诺认购总额依次为不超过15亿元、25亿元和15亿元。
平安银行日前也宣布,拟通过非公开发行方式,向包括平安资管等在内的不超过200名符合规定的投资者,最多发行两亿股优先股,募集不超过200亿元资金,用于补充该行其他一级资本。同时,拟向包括中国平安在内的不超过10名投资者,非公开发行10.7亿股普通股,融资不超过100亿元。
优先股也成为一些银行的选择。农行8月14日上报发行优先股计划,总规模为800亿元。农行副董事长、行长张云在业绩发布会上透露,计划今年发行优先股400亿元,成功后,农行的资本充足率会有0.4个百分点的提升。除此之外,工行、中行、浦发以及兴业银行也公告称将发行优先股。
不过,有分析认为,虽然优先股呼声很高,但基于目前较高的市场利率现状以及银行股或将豁免“强制分红、可累计”等条件,发行成本很高,且现在仅在少数银行中试点,因此发债融资也成为商业银行缓解资本压力的选择之一。
截至目前,工农中建四大行全部加入了二级资本债券的发行队伍,其中工行发行200亿元,建行发行200亿元,中行发行300亿元,农行发行300亿元,四大行共计发行了1000亿元的二级资本债券,用于补充二级资本。
分析人士指出,资本压力问题的最终缓解,还需要银行自身业务增长模式的改善、定价能力的提升和建立科学有效的资本自我约束机制等,外源的资本补充无法根本解决问题。
上述国有大行人士也坦言,在经济下行风险上升的情况下,资本充足率可能会超越贷存比成为制约银行贷款的最重要的一道墙,且这一天可能很快就会到来。在这种情况下,若监管层不能够及时调整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的话,下一步对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将形成很大障碍。
编辑:罗韦
关键词:资本 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