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聚·焦点聚·焦点
感受南方之行中的11天
——怀念小平同志
他拿出了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气魄
第一次南方之行结束后,邓小平认为改革开放的做法是正确的,决定扩大开放,并强调,一定要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经过1990年的观察,小平同志发表上海谈话,上海《解放日报》将小平同志的谈话以“皇甫平”的名义发表了几篇评论员文章,掀起大波。又经过1991年的观察,他再次体现了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气魄。
为什么我要强调“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气魄”?对于小平同志来说,他几十年的三起三落,好不容易从第二代领导核心的位子上退下来,完全可以颐养天年,不去冒这个险。邓小平曾经说过,“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起初我对这句话并没有太大感触,但亲历1992年的南方之行后,我深刻感受到这位伟人对国家、对民族的那种深情。他的大无畏的精神,他在耄耋之年的奋力一搏,就是因为他深深地爱着自己的祖国和人民。
他拿出无产阶级革命家气魄来,并不是鲁莽行动,而是经过周密安排的。首先,他将地点选在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东省,他要把自己的思想告诉广大老百姓;其次,第二次南方之行严格保密,根据我的观察,他连身边的秘书都没告知,因为我1992年1月1日接到通知,先遣组在3日就到达了广东,并对我说小平同志是来广东休息的;此外,他没有兴师动众,中央办公厅没有派人来。临出发前,小平同志又让秘书打来电话,表明几个“不”字,不听汇报,不作指示,不题词,不报道,不宴请。
小平同志的南方谈话,并没有提纲,就是对着工厂的工人谈,对着普通的老百姓谈,但他的思想是非常明确的,就是谈社会主义本质问题,坚持党的基本路线问题,“三个有利于”的问题。他的态度是很鲜明的:我邓小平是一个共产主义者,是搞社会主义的。邓小平理解的社会主义跟有些人所谓的社会主义是不同的,当时有各种各样的社会主义,比如有苏联、东欧那种“僵化的社会主义”,有“四人帮”那种“贫穷的社会主义”,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要实现这一本质与目标,就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抓紧机遇发展我们国家
在南方之行中,邓小平不无忧虑地说道,20世纪末21世纪初又有一个机遇,错过这个机遇,我们国家就麻烦了。必须抓住机遇来发展我们国家。所以,他在从深圳去珠海的船上说,你们就是要加快发展经济,要追赶“亚洲四小龙”,世界历史上,有很多国家都是跳跃式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才是硬道理”这句震撼中国和世界的话就是这样喊出来的。
小平同志对船上在座的十来个人说,我邓小平就没读过多少书,但我读过《共产党宣言》,读过共产主义的ABC,我知道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本质就是实事求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方针、政策,有哪一条是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抄下来的,没有;又有哪一条是违反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也没有。因为这是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制定的。
今年全国各地开展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的纪念活动,除北京外,主要在广西百色——他起义的地方,四川广安——他的家乡,还有广东省召开了专题座谈会。因为广东省确实是邓小平改革开放的一个试验田,也是邓小平理论发展与成熟的一个发源地。南方谈话的理论性和思想性是非常强的,可以说是解放中国人民思想的一份历史宣言。
1992年的南方谈话掀起了改革开放的高潮,并且为中共十四大奠定了基础。南方谈话开启了中国20多年来的大发展,中国现在已成了世界第二经济体。我们离南方谈话的时间越远,就越能看出它的历史地位,以及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有人问我,你怎样看待小平同志南方之行这件事?我打了个比方,小平同志如同一位老船长,奋力地将中国改革开放的航船驶上正确的航向,从而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辉煌成就。
编辑:罗韦
关键词:小平同志 南方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