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秀·风采秀·风采

大医精诚 不负使命

2014年02月17日 10:26 | 作者:张罕| 来源:《使命》
分享到: 

  不懈努力,攀登世界神经外科高峰

  凌锋学成回国后,开始把在国外掌握的新技术引入国内,并向全国“放射”,打造各种平台去培养更多的相关人才,以期帮助更多患者解除痛苦。在凌锋等人的推动下,介入神经放射技术在全国各地陆续开展起来。1983年,凌锋创建了国内第一个神经介入中心;1986年,她第一次举办全国性学习班;1993年,她创办了第一所全国规范化培训中心,编写了完整的神经介入放射学医师训练大纲,制定了考核制度,得到世界神经放射学会的高度评价,并在世界推广。2004年8月,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聘请凌锋担任“同济大学脑血管病诊治中心”主任,这标志着“脑血管病诊治中心”建设实质性启动。

  凌锋多次在世界神经外科大会和神经介入放射学大会上做专题报告,并应邀到法,美,德,日等国讲学。凌锋主编的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介入神经放射学》和《介入神经放射影像学》(中英双语)填补了我国介入医学专著的空白,获医药卫生杰出科技著作科技进步奖和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进步奖。她担任世界神经外科“世纪泰斗”亚萨吉尔教授的巨著《显微神经外科学》四卷六册的主译审。出版发表的论文和文章三百余篇,获20余项学术奖,包括10来项国家科技部、卫生部、教育部的二等奖、三等奖;担任国家“八五”、“九五”、“十五”医学攻关课题和卫生部、人事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研究课题组负责人,获国家级重大科技成果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凌锋长期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还获得多项社会荣誉奖,如全国首届中青年医学科技之星、卫生部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人事部跨世纪人才,北京市奖励凌锋救治刘海若奖、香港“当代杰出华人科学家”、首都“巾帼十杰”、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首届中国医师奖等。

  2002年,香港凤凰卫视女主播刘海若在英国遭遇重大交通事故。这时,凌锋想像不到,幸运之神和死亡之神几乎同时向她招手。她要做的,就是接过幸运之神抛来的橄榄枝,与死亡之神拔河、赛跑—— 5月14日,凌锋临危受命,紧急赶往英国抢救。

  凌锋抵达伦敦会诊,结果是宣告刘海若并未“脑死亡”,旋即,她把刘海若接回宣武医院全面救治。在近一年的时间里,以凌锋为主的多学科专家密切配合,精心治疗护理,终于使刘海若走出了死亡的深渊,并在后来的康复中创造了医学奇迹,回归社会。

  成功救治刘海若,使凌锋为世人所熟知,享誉海内外,并让中国神经外科的发展成就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为祖国争得了荣耀。

  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凌锋形成了一套“整体自洽”理念。凌锋认为,人体有一个内稳机制,它能有力地自我调节以保持生命的稳态。无论内科治疗还是外科治疗,手段与结果并非都是直线型的因果关系,而往往是手段影响人体内稳机制的不断调节过程。正确的干预应该注意它和人体内稳机制的相洽和组织的修复,促使人体通过自洽过程达到内稳状态。凌锋强调,医生必须敬畏和尊重生命。“对生命的尊重,是源于你对它的了解和对它的处置,都没有达到极致。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你首先需要敬畏,这是第一,第二你需要一种尊重,这种尊重是表现在什么?你要认可它内在的一个自洽的能力。自洽就是自我调节。如果当你尊重人体的时候,你敬畏生命的时候,你会要尊重这种自洽的过程。”为此,凌锋请到很多哲学专家和医学家、人文学家、社会学家等等,坚持不懈对整体自洽这一理念进行研究,组织召开研讨会,并汇编出版医学哲学集刊。成功救治刘海若,正是她实践整体自洽理念的一个成功案例。

  精诚所至,领航中国CHINA-INI时代

  CHINA-INI的全称为中国国际神经科学研究所。它是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主席、德国著名神经外科专家萨米教授于20世纪设计的大脑型建筑,2000年正式建成于德国汉诺威,命名为INI-HANNOVER。“建成后轰动了全世界,因为房子本身被赋予了哲学的涵义。它是一个大脑型的房子,人是在这个房子里面工作,相当于我们在用自己的大脑研究大脑。人类对大脑的研究是永无止境的。所以他提供给我们的,研究大脑的无限空间和无限魅力。这种魅力才是刺激到所有研究这方面的人去不断地进取,永不停止地不断进取,它赋予的哲学涵义就在于此。INI能够来到中国,承载着许多让人终生难忘的故事。”凌锋说。

  1982年,正在法国进修的凌锋受邀参加在里昂举行的国际显微外科大会上,初次与萨米教授相识。此后,1984年萨米教授组织世界第一次全球电话会议,1986年萨米教授举办第一次世界颅底大会和萨米教授第一次对华卫星实时手术演示,都热情邀请了凌锋,这不仅为凌锋带来了直接与世界顶级神经外科专家接触和学习的机会,也让萨米教授对这位年轻的女中国医师刮目相看,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2001年凌锋带团参加一次国际会议,专门拜访了萨米教授并参观INI- HANNOVER,让她叹为观止。

  2003年初,凌锋得到消息,萨米教授有意将INI-HANNOVER的设计理念和图纸无偿赠送给中国,在中国复制一个INI- HANNOVER。凌锋迅速汇报并对接,将中国的CHINA-INI选址定于北京。随后凌锋专程前往法国萨米教授的休假地,与其签订合作意向书。

  2004年7月21日北京市卫生局金大鹏局长代表政府跟萨米教授签订合作协议,宣告CHINA-INI正式成立,而这一天正是4年前汉诺威INI正式开幕的同一天!2004年11月CHINA-INI正式获颁发独立法人资格。那一刻,让凌锋心中热流涌动,欣喜万分。因为,这是我国神经外科界所有机构中唯一冠有“中国”的研究所,它代表着国家对我们学术水平的肯定和期望,同时为中国神经外科事业的腾飞筑就了一个坚实而广阔的平台。在那一年的学科年鉴中,凌锋如此写道:

  CHINA-INI的成立,意味着我们架起了与国际接轨的桥梁。借助这条美丽的彩虹,我们大量吸收国外的先进经验,不断派人出去学习交流,把最先进的经验,设备都应用到这里,为咱们的人民谋福。

  CHINA-INI的成立,使我们每一个INI人都拥有海洋般的胸怀;我们代表中国,我们要为祖国贡献!这里将集中所有最好的设备和器材,这里将有最好的机制来激发每个人的能力,这里将有最宽松的环境让每个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这里的一切都会让你确切地享受到探索大脑奥秘的快乐。

  CHINA-INI,我的梦!我们将要实现的一个梦!这是我们奋斗的目标,是我们为年轻人搭建的平台。CHINA-INI是一个神圣的科学殿堂,我们将在这里修炼得更坚强。

  2007年,鉴于SAMII教授对CHINA-INI的重大贡献,获得温家宝总理亲颁的2007年国家最高友谊奖,受到胡锦涛主席的接见。时任北京市长王岐山也对CHINA-INI做出批示:“CHINA-INI在大楼的筹建过程中已经在人才培养和储备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软件比硬件更重要!这个发展方向完全正确,北京市政府将一如既往全力支持这个项目!”

  2008年6月12日德国前总理施罗德先生亲自来京参加CHINA-INI的奠基仪式,并受到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的亲切接见,贾主席当场表示“这个工程我们的中国政府都是全力支持的”。

  凌锋将CHINA-INI视为自己的一个梦想,并且全力以赴去实现这个梦想。经历各方面的准备工作后,CHINA-INI已经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不久的将来,一座完全现代化,具有独特脑型结构的大厦将屹立在中国首都北京。

 

编辑:罗韦

关键词:凌锋 神经外科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