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史记·资政>战争硝烟战争硝烟

一位“八百壮士”幸存者的传奇

2014年08月14日 13:10 | 作者:田际钿 口述 余玮 整理| 来源:人民政协网-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C2014-08-14zx501_P_1_372_1414_837_1689

 笼罩在炮火中的四行仓库

  困守孤军营,与世隔绝四年多,誓言“不当亡国奴”

  我们幸存的500多名官兵进入租界,在跑马厅休整了两天,租界工部局派了13辆卡车载着我们开往孤军营,战士们虽然个个衣衫褴褛,但英姿焕发,站在汽车上沿途受到市民们的热烈欢呼。卡车开进军营,工部局就派了三四十名白俄士兵驻孤军营担任警戒,营内四周安装了铁丝网,只准官兵在营内活动,不准外出,不准与外界接触,实际上失去了人身自由,过着囚禁生活。

  开始三个多月,饭菜都是由英国人请人做好后送到营内,早晨稀饭,中午、晚上吃米饭加一点萝卜、黄豆。因饭菜做得不好吃,又不卫生,孤军营便与英国人交涉,根据有关协议,将定量供给的钱米直接给营部,由我们自己打灶做饭,得到同意。孤军营人才济济,泥瓦匠、缝纫工、做皮鞋的等各方面人才应有尽有。官兵们很快用芦苇搭起了草楼,生产鞋子、毛巾、肥皂等生活用品,除自用外还外销一部分,弥补了生活费的不足。

  在困居孤军营的日子里,谢晋元一再叮嘱我们要锻炼身体,磨炼意志,等待时机,重返前线,继续抗日,把侵略者赶出国土。但是,租界工部局惧怕日本人的淫威,多次阻止我们正当的爱国活动,日伪特务机关千方百计想瓦解孤军营,不断地使用各种伎俩进行破坏。孤军营每天要举行升旗典礼,全体官兵集合在旗杆下,立正敬礼,高唱国歌,让青天白日满地红的旗帜在孤军营上空高高飘扬,列队向前方牺牲的将士默哀。

  1938年8月的一天,我们正在升旗,工部局派来大批“洋兵”把营地团团包围,四周站岗的白俄士兵冲进操场抢国旗、砍旗杆。为了保护庄严的国旗,全营官兵在谢晋元的指挥下,用砖头、酒瓶、菜刀、铁叉作武器与白俄士兵展开了肉搏战,“洋兵”见状急忙冲进操场用警棍、水龙头对我们这些手无寸铁的官兵猛袭,并开枪射击,当场打死战士两人,打伤300多人,白俄巡警被打死了两个。傍晚,工部局封锁了孤军营,用卡车将我们押往外滩中央银行囚禁。事后,孤军营官兵绝食3天以示抗议。由于上海各界人士的声援和我们激烈的抗争,工部局不得不释放我们,解除对孤军营的封锁,并允许孤军营每逢节日、纪念日升旗,但旗杆截去了一节。

  孤军营的不少活动,引起了日军和汉奸走狗们的忌恨。他们千方百计想收买孤军营,多次拉拢谢晋元团长,都遭斥责。有一次,日本人发放一些表格,给我们每人一张,要我们填写志愿参加“和平军”,不少战士在表上写“我要回家”,有的战士写“要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不当和平军”。我当时填的是“宁死不当亡国奴”。

  日伪的诱降活动一次又一次地遭到失败,便恼羞成怒,萌生杀机,从孤军营内部买通一伙败类暗杀了谢晋元。为了纪念这位民族英雄,国民政府追认谢晋元为陆军少将。孤军营还为谢晋元铸造了铜质纪念章,发给官兵佩戴,音乐家们创作了《谢晋元团长追悼歌》,当时在社会上广为传唱。

  谢晋元遇难后,雷雄代理团长,与团附上官志标一起领导孤军营官兵继续与日伪进行斗争,直至1941年底孤军营解散。

编辑:曾珂

关键词:淞沪抗战 八百壮士 八百壮士幸存者田际钿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