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你言我语

机关食堂装探头 团委书记专盯浪费

2014年06月04日 08:59 | 来源:北京青年报
分享到: 

  餐厨垃圾桶大号改小号

  “大家的节约意识,也就这两年开始的。”市政市容委宣传处处长王清文介绍,本市垃圾分类启动于2010年。“首先从自家食堂开始试点,放了两只大桶专门装剩饭剩菜。”此时食堂已改为自助餐,员工盛饭“大手大脚”,每天剩饭剩菜超过百斤。在该机关食堂工作15年的膳食科科长赵振中介绍,食堂共130个座位,每天中午进食堂吃饭的约350人,包括机关26个处室、3个事业单位及保安、物业等。

  北青报记者看到,该食堂所用餐厨垃圾桶约直径50厘米、高80厘米。“以前是两只大桶,这只桶装满也就几十斤。”这顿午饭共产生餐厨垃圾20余斤,“今天有骨头和玉米棒子,平时还要少点儿。”赵振中说。2013年统计显示,餐厨垃圾量比上一年减少约六成。这些厨余垃圾将被环卫集团拉走,进行资源化处理。

  肉类采购量几乎减半

  赵振中介绍,该食堂目前午餐为6个热菜搭配几样凉菜,主食有米饭、馒头和窝窝头。一般每种菜品采购40斤,而两年前这一数据超过60斤。昨天中午的肉菜为腔骨和蒜苗炒肉,其中腔骨是近期首次提供。“买了80斤,还剩下近20斤晚上吃。”晚上一般有30名员工因加班,在食堂吃饭,晚餐热菜数量减为四种。“除了要煮的菜,炒菜我让师傅分四拨炒,看见没什么人了就不炒了,保证菜基本上都能盛完。”

  北青报记者在食堂内观察发现,多数员工盛的是三样热菜和一样主食。玉米棒子和掺了芹菜叶的窝窝头,在所有菜品中最受青睐。“以前一顿饭吃140斤腔骨,每个人夹两三块,现在很多人不吃了。”因饮食结构改变,不少人更注重蔬菜和粗粮,几年间该食堂腔骨等肉类的采购量几乎减半,所花费的采购费用也得以大幅降低。

  对话

  我们是管餐厨垃圾的不管好自己说不过去

  对话人:市市政市容委宣传处处长王清文

  北青报:自己机关的食堂用监控探头治浪费,初衷是什么?

  王清文:我说句不好听的,我们自己是管全市的垃圾的,自己机关的餐厨垃圾减量和分类都做不好,那就说不过去了。

  北青报:青年干部每天值班站岗,没吃完的让人家坐回去继续吃,遇上领导干部怎么劝?

  王清文:我们其实从2010年就开始提倡节俭,大家的习惯确实养好了,吃多少取多数,宁可多取几次。还在剩饭剩菜的,可以说基本上是外来开会的或者新来的聘用员工。

  北青报:食堂的餐厨垃圾减少,除了监控的约束力,还因为什么?

  王清文:我觉得是大家的饮食习惯变好了,从以前的吃饱、吃好变成吃健康。

  文/记者 周敬启

  原标题:机关食堂装探头:干部剩饭菜被罚回去吃干净

 

编辑:于玮琳

关键词:机关食堂探头 干部剩菜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