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你言我语
上海电影节落幕 黄海波《胜利》获奖
从“造星”到“造人”
业内人士评价,从“造星”到“造人”,上海国际电影节正以一个个项目的成型,带动一位位电影新人的成长、成熟,这种平台效应也吸引越来越多电影人将新项目带到上海,与观众、媒体、投资方零距离接触。今年电影节期间,国内最重要的电影院校——北京电影学院就将8个项目和一批中青年导演“打包”送来上海。
在电影节上,北京电影学院及旗下青影厂与上影集团、乐视影业、博纳影业等达成合作协议,一个电影艺术基金将为学院出身的电影人才投身市场制作影片提供支持。
“跨界”拍电影时髦
音乐家谭盾和财经作家吴晓波联袂宣布启动跨界电影创作计划,谭盾将在电影节平台开展《六个梦·复活》微电影大赛,吴晓波则将开始《我的诗篇》纪录片电影创作计划,均于明年电影节期间发布成果。
两位在谈及“跨界”拍电影时表示,在全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上海围绕电影产业链布局创新基础上,不约而同看重“电影”这个艺术语言,来传达创意、记录生活。
《六个梦·复活》微电影国际比赛将向全球年轻导演征集作品。
获奖名单
金爵奖最佳影片:《小英格兰》(希腊)
评委会大奖:《胜利》(中国)
金爵奖最佳导演:潘多利·佛嘉瑞《小英格兰》(希腊)
金爵奖最佳编剧:《外交秘闻》(法国/德国)
金爵奖最佳男演员:维他亚·潘斯林加姆《最后的执刑人》(泰国)
金爵奖最佳女演员:佩内洛普·忒西丽卡《小英格兰》(希腊)
金爵奖最佳摄影:《五彩神箭》(中国)
金爵奖艺术贡献奖(音乐):《重新开始》(美国)
编辑:于玮琳
关键词:黄海波获奖 黄海波《胜利》 黄海波新片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