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你言我语
北京八旬老太蜗居公厕新进展: 大女儿现身将其接走
睡公厕的日子
老人在周边出名了。
附近一家饭庄的服务员,也都认识老人。“隔三岔五来一回,来了先转悠半小时,过来买个5块钱的餐票,一个豌豆黄、一个炸糕,每次都是这两样。”营业员说,老人也经常拿着塑料袋,把别人的剩菜全部打包。
约一周前,王丽仙从饭店“满载而归”时,发现屋门上挂着把从没见过的铁锁。她拉了拉门,打不开,拽了下锁,结果锁得死死的。
回过头,她发现自己三个多月来的“存货”、行李,包括女儿搬家时送给她的浅色被单,都堆放在角落。
没地方睡觉,她看准了巷子口的公共厕所,“特别味儿,但是铺开床单,能睡。”第一夜,她坐在女厕马桶上睡着了,因醒来觉得腿麻,干脆铺上被单,睡在了地上。
找到了新的住处,王丽仙给自己买了袋牛奶,“算是奖励”。一周下来,她已习惯了三个坑位一个坐便的女厕。“不介意继续住下去,可很多人来找我,公厕肯定是住不下去了。”
讲述
大女儿:纠结母亲未来去处
王丽仙搬到轿子胡同前,曾长时间跟大女儿王女士住在一起。昨天上午,记者来到王女士位于地安门附近租住的房间,10平米的房内堆满了杂物,还有一张高低床。院子里,则堆满了废纸、塑料瓶等。
“我跟儿子住这儿,一年多了。”王女士说,此前她带着母亲和儿子一直住在清河的楼房里,因儿子上学,一年前搬到了地安门。王女士说,在清河那边时,母亲捡垃圾和瓶子,邻居有意见,到了这边,她还经常捡垃圾,总跟邻居产生矛盾。
“邻居跟房东反映,房东让我把母亲送走,不然就不再租给我们了。”王女士说,一起居住的时间里,邻居经常报警,无奈之下,才在轿子胡同找了间房,让母亲独自居住。没想到,又因捡垃圾,轿子胡同也住不下去了,原本想到期了再给母亲找个房子,可房东提前锁了门。
对于母亲未来住哪里,王女士也很纠结。她说,全家原本住北海附近,拆迁分房后,家人协议让母亲由二妹赡养照顾,母亲的退休金、医保卡等也由她保管,但二妹私自将所居住的二居室卖掉后,以无房安置,将母亲送到自己家中。“住轿子胡同这段时间,我也跟二妹商量轮流去看母亲,但她从来没去过。”
对于大姐的说法,二妹曾表示,是大姐把清河的房子出租,导致母亲没地方住。三妹电话里说:“母亲该回哪儿就回哪儿”,随后挂断。(记者 李禹潼 实习生 彭子洋)
编辑:于玮琳
关键词:八旬老太蜗居公厕 住公厕老太 轿子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