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你言我语
打车软件“Uber”成都分公司被查 此前多专车被罚
观点
堵不如疏尽快出台监管政策
针对Uber成都被查一事,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中心特约研究员赵占领认为,对于专车平台以及私家车变身专车,政府应尽快出台监管政策法规,宜疏不宜堵。
赵占领称,成都市相关部门在对Uber进行联合调查后,有权对其营业执照、经营范围等进行处罚,但尚无相应法规支持相关部门就Uber为专车司机提供交通信息服务作出处罚。
他认为,可考虑制定合适的法律法规,约束处于灰色地带的专车平台,限制该平台提供交通信息的对象。
“相较滴滴、快的与租赁公司合作的方式,Uber主要开展的是以私家车主为核心的有偿拼车业务,从当前政策看,私家车进入专车领域仍属于黑车,被查获后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赵占领称,Uber以及在该平台入驻的私家车容易成为严打对象。
不过,赵占领认为,对于私家车介入专车平台接单拉客,相关部门应该疏导规范,而不是简单的严打。
“这些被严打的黑车将转为线下或者转到拼车平台,违法取证难度更大,认定程序更为复杂,变得更加难打击。”赵占领称,进行严打还不如制定相应政策法规,适当放开对汽车租赁公司租赁车辆的数量调控,同时设置一定的私家车营运准入门槛,允许一定量符合条件的私家车进入营运队伍。
编辑:曾珂
关键词:成都uber公司被查 打车软件Ub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