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今日读图今日读图

重走丝绸之路·大美新疆

2014年09月12日 09:54 | 作者:杜军玲 田福良| 来源:人民政协网-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新疆,各族人民的新疆

  “我们家大约在同治年间就来到新疆了。”在新疆,和昌吉市政协主席李玉旭的故事类似的家庭应该很多吧。从乌鲁木齐到昌吉,从伊犁到吐鲁番,再到喀什,我们遇到很多“新疆二代”、“新疆三代”,以及很多援疆干部。共同的一点,就是他们热爱这片土地。

  肖健是上海第八批援疆干部,和他一起来的,还有158人,他们当中党政干部71人、教师医生等专业技术人员88人。他介绍,今年上海援疆资金19.46亿元,于4月全部到位,103个援建项目全部启动实施。

  深圳的援疆干部陈亮和同事们思索着如何把“社会援疆”做得更好。他告诉我们,深圳前指与国际公益组织合作,创造性地开展了“小母羊”扶贫项目,深圳(喀什)社会工作站为贫困农户提供五六千元启动资金,帮助农户购买4到5只怀孕母羊,两年内母羊和产下的羊羔归农户所有。两年后,得到帮助的农户再将启动资金传递给下一户需要帮助的农户。到2014年5月,此项目已惠及贫困农户780户。

  我们到达喀什的时候,正是星期五“主麻日”。做完礼拜的人们,三三两两地坐在艾提尕尔清真寺前的广场上,悠闲地聊着天。在城市东部的经济开发区,深喀大道上,刚建成的两座双子塔形状的发展大厦,二楼商铺已经销售完八成。销售人员韩国良是一个多月前,刚从武汉转道乌鲁木齐到喀什的年轻人。他虽然来喀什还不久,但很喜欢新疆,喜欢喀什。他说,这里的生活很平稳,这里的人们很友善,这里的烤馕和手抓饭很好吃。他希望记者一定要告诉内地的朋友一个真实的喀什,真实的新疆。

  麦西热甫跳起来

  喀什市麦盖提县,是我们新疆之行的最后一站。在这里,我们学会了刀郎麦西热甫。

  叶尔羌河畔的麦盖提,是“刀郎文化”发祥地,而麦西热甫,在维语中有“集会”、“聚会”的意思,是一种以歌舞为主的大型自娱自乐活动,并且特别强调在场者没有观众,全部是活动的参加者。以往,人们在农闲的时候,才会跳起麦西热甫,而今天,麦盖提刀郎文化广场上,每天晚上都是舞蹈的身影。

  8月底的麦盖提夜晚,有一点凉意了。接近晚上10点,县委大楼前面的刀郎文化广场边,摩托车逐渐排成了行:跳舞的人们来了。随着音乐响起,气氛渐渐热闹,男女老少翩翩起舞。听着欢快的音乐,看着当地人富有节奏感的舞步,我们一时不得要领。古丽和她的伙伴们“救”了我们。新学期刚上初一的古丽很有耐心,一个步子一个步子耐心教学。应她的要求,我们还教她跳了北京的“平四”。而我们的摄影记者则被更多的孩子们“包围”了,变换着不同的组合要求和我们留影,还把害羞的4岁小表弟也叫上。麦盖提县政协副主席柳虎平说,除了12月到来年2月的冬季,这里每天晚上都有麦西热甫。

  那个夜晚,我们在刀郎文化广场留下了热汗,在相机里留下了酣畅的大笑。而那个夜晚,也深深地留在了我们的心里。因为,那正是我们心目中的大美新疆。

编辑:顾彩玉

关键词:重走丝绸之路 新疆 大美新疆 新疆 馕 吐鲁番 葡萄 喀什 暴恐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