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今日读图今日读图

美媒:中国供暖分界线被视为“时代错误”

2014年11月18日 09:18 | 来源:环球时报-环球网综合
分享到: 

  美国《洛杉矶时报》网站11月15日文章 在毛泽东故乡韶山长大的谭慧燕(音),仍记得冬天走进其家门时的感觉:冷。“我们老家的人总是说,冬天的家里比外面还冷,回到家里就得穿上更保暖的衣服。”

  从2004年开始定居北京的谭女士表示,她不愿在冬天回老家。尽管韶山的室外温度或许高于北京,但她仍然无法忍受当地可降至10 以下的“室温”。“我只能每两年与父母过一次年,每次只能团聚两三天,实在忍受不了老家的室内‘寒冬’。”

  1月份,韶山气温可降至零下5 ,12月至次年2月的平均气温为7 左右。但中共官员近60年前划定的一条关键分界线,已将中国分为冬天是否集中供暖的“两重天”,而谭的老家就位于“不供暖”的一侧。

  本周六,即每年的11月15日,随着中国政府的集中供暖工厂烧起锅炉,并在未来4个月内将滚滚热流送入千家万户,生活在该分界线以北的城市居民开始喜上眉梢。而那些生活在该分界线以南——甚至咫尺之遥的居民,将经受没有任何暖气的冬季。

  这条漫长的供暖分界线位于北纬33度附近的秦岭和淮河一带,历史可追溯至上世纪50年代,中国在苏联援助下为城市居民安装集中供热系统。但当时的中国正面临严峻能源短缺,于是作为中国南北分界线的“秦淮线”就成为集中供暖的界限。

  这种“不公”并不容易解决,而中美领导人本周宣布的遏制温室气体排放协议,或许已使该问题变得更为艰难。清华大学教授江忆表示,政府不太可能为南方所有城市居民提供集中供暖,否则中国每年将多烧5000万吨煤炭。

  如今,随着中国经济增长,中国民众生活水平改善,该分界线正日益被视为“时代错误”或“不合时宜”。有些城市甚至曾因大量市民同时使用电热器而遭遇大面积停电事故。有学者认为应以室外温度作为判断当地是否提供集中供热的决定因素。两年前,一些中国政协委员还提交过将集中供热向南扩展的建议,并相信中国政府已具备此能力。

 

    揭秘中国供暖分界线为什么被视为“时代错误”

  又到了北方人得瑟,南方人哆嗦的供暖季节了!为什么南方不能供暖?南方的冬天比北方难受,屋里不生火,晚上脱了棉衣,钻进冰凉的被窝里;早起,穿上冰凉的棉袄棉裤,真冷。南方是湿冷,很难熬。中国供暖分界线,随着集中供暖,生活在分界线以北的城市居民开始喜上眉梢。而那些分界线以南的居民,将经受没有任何暖气的冬季。

 

美媒:中国供暖分界线被视为“时代错误”2
 

南方北方对比图

 

  暖气一来,不少人免疫功能和抵抗力下降,出现烦躁不安、鼻咽干燥、头晕眼花、软弱无力等症状。预防:①清洁暖气散热片②勤通风③控制室温(18℃-20℃为宜),保持室内湿度④忌辛热食物,少吃葱、姜、蒜、辣椒;多吃梨、银耳、百合、萝卜、豆腐等。

 

美媒:中国供暖分界线被视为“时代错误”4

  秦淮线为界限

 

  上世纪50年代,我国为城市居民安装集中供热系统。但当时能源短缺,于是作为中国南北分界线的“秦淮线”就成为集中供暖的界限,南方部分地区的民众要忍受10℃以下的“室温”。如今,随着中国经济增长,该分界线正日益被视为“不合时宜”。这种“不公”并不容易解决,而中美领导人本周宣布的遏制温室气体排放协议,或许已使该问题变得更为艰难。

 

  有些城市甚至曾因大量市民同时使用电热器而遭遇大面积停电事故。有学者认为应以室外温度作为判断当地是否提供集中供热的决定因素。两年前,一些中国政协委员还提交过将集中供热向南扩展的建议,并相信中国政府已具备此能力。

 

1、 北方的暖气设备、管道是含在房价里的,买房时就已经支付了。而南方没有整体管道,楼里也没有,改造太难、成本太高;2、北方采暖不是免费的,老百姓需要支付20-30元/平米(分地区)的采暖费才可以;3、南北不同之处在于,北方房子有保温层,而且墙的厚度也不同。就算给南方供暖,也无法正常保温。

 

 

编辑:张英俊

关键词:中国供暖分界线 时代错误 供暖 中国供暖 南方 北方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