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要闻

未来可能不用苦苦学外语了

——大数据让未来生活充满无限可能

2014年08月07日 14:25 | 来源: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 

  初中开始接触摄影,从胶片相机玩到数码单反,今年28岁的的陈伟一直是身边朋友公认的摄影大师,“对于摄影最前沿的东西没有不知道的。”但在近日举行的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云上贵州大数据年会高峰论坛”中,《大数据时代》的作者、英国籍著名教授维克托·舍恩伯格的一场主题演讲,让陈伟听傻眼了。

  未来,按一次快门得到一张照片的传统将被颠覆,更“潮”的方式是使用一台大数据照相机,每一次拍摄都得到一张影像模糊的大数据照片,这张照片收集了镜头中所有景物的数据,后期在电脑中根据自己的需要把焦点放在不同的物体上,再任意调节每一个点的曝光,最后得到自己想要的照片。舍恩伯格说:“一次拍摄多次选择,大数据就是让生活能有更好多种选择的可能。”

  听了舍恩伯格的演讲,陈伟自言自语地念叨着自己“已经不够‘潮’了”。

  不同语言的人可以直接抓起电话聊天

  令陈伟吃惊的远远不止这些,大数据和语言的结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陈伟觉得,语言是世界上最灵活的一门学科,一句话不同角度理解就有不同的意思,大数据恐怕难以和语言翻译搭上边。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介绍说,利用积累的一些大数据资料已经可以分析出人类用不同语言想表达出的意思,“微软正在准备开发26种语言翻译的手机,将来你这边打电话讲中文,在手机上单击英文模式,海外朋友听到的就是已经翻译过的英文。”他笑道,“未来可能不用苦苦学外语了。”

  大数据之所以能实现语言在线自动翻译转化,关键点在于大数据之间关联性分析。舍恩伯格表示,如果大量的数据没有分析出关联性,那所谓的大数据只能是一堆垃圾。

  他举例说,一家名为Doulingo的公司开发了一个免费语言学习网站和众包文字翻译平台,收集了大量人们学习的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不同语言之间思维方式的差异。这样的数据分析结果运用到翻译中就会大大提高准确性和效率。学完一定量的单词和语法知识后,DuoLingo平台会在练习中让不同的用户翻译同一个句子。平台不会直接采纳某位用户的翻译,而是比对各个用户对同一个句子的翻译相似度,将相似度都很高的句子内容综合,确定下正确的答案,除此之外,用户也对其他人的翻译进行投票,这样DuoLingo就能综合考量出最恰当的翻译。

  舍恩伯格认为,大数据是解决语言障碍的优质途径,数据分析能力的提高,将给全世界带来无障碍的交流与沟通。

  

编辑:顾彩玉

关键词:未来可能不用苦苦学外语 学外语 微软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