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今日头条今日头条

人民政协报:分类调控下 楼市开始进入市场化时代

2014年05月06日 06:54 | 作者:牛建宏
分享到: 

  “以前房企关注焦点都在政府的调控政策,而现在更加关注市场本身,市场的内在因素将逐步显现,市场的手逐渐发挥作用。”中国城乡建设经济研究所所长陈淮说。

  在陈淮看来,在这种情况下,开发商不得不考虑到自己资金链的风险而采取促销措施,这些都是市场正常合理的反应。

  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房地产企业对房地产市场前景的看法日趋谨慎。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下跌25.2%,房地产开发投资额继续放缓。而在广东,一季度全省商品房新开工面积同比跌幅更高达35%,3月份新开工面积降幅扩大8.5个百分点。

  在销售方面,近期一些开发商加大了推盘力度。广州楼市“零首付”“垫首付”,杭州迎来第二波降价潮,一些开发商竞相降价,而在成都,开发商也加大了促销力度。

  由住总万科橙率先降价开盘入市,位于通州的东亚印象台湖紧随其后。东亚印象台湖将二期住宅入市价格从预期的2.6万元/平方米调整为2.2万元/平方米起,且产品由原先预期中的毛坯调整为精装修。

  尽管万科相关负责人在多个场合声明,住总万科橙不是降价,是按照建委核准的房价。“万科是明显的变相降价,形势好的时候通过精装修提价,如今推出毛坯房只是顺应了房市的形势。”一开发商负责人表示。

  “在市场降温、信贷收紧、自住房供应等多方因素的冲击下,楼市供需双方的市场预判出现转向,购房者观望情绪增多,而房企‘让利跑量’心理渐占上风。”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说。

  可以说,在房地产市场的分化已经显现的情况下,开发商已经明显开始调整策略:不再等待政策,逐渐开始适应市场。

  将逐步进入市场化时代

  事实上,尽管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但从政府一系列宏观调控举措中不难发现,我国稳增长的体系越来越丰富,包括从调整结构、改善企业发展环境等多个方面支持经济平稳增长态势。这就使得中央政府保持信心和定力,在存在一定经济下行压力时对房地产市场不做过度反应。

  在众多的业内人士看来,随着“双向调控”的提出,房地产调控的市场化特征已经越来越明显。今年以来出现的各种新情况都表明楼市正在告别“政策市”,开始步入市场化时代,市场化调整将进一步加大。

  张宏伟认为,高层对房地产调控的思路已经开始转变,即从依赖行政指令向侧重市场转变。限购等行政化调控手段并不是一个长效性调控措施,迟早会退出,为楼市长效调控机制出台做铺垫。

  “未来的房地产调控将更多地依靠市场力量,规范商品房供应,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用市场手段促其健康发展。同时,政府也要做好保障房建设,强化政策的民生托底功能,让中低收入人群居有定所。”张宏伟说。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朱中一则表示,要彻底解决楼市中存在的矛盾,最根本的还是要加快推进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

  “应该制定一个时间表、路线图,综合考虑统一不动产登记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并适时推进改革等措施,最终稳定市场预期。”朱中一说。

  众多的业内人士呼吁,在宏观经济出现下行压力之时,不要轻易出台政策刺激房地产市场,也要不放松楼市既定的调控政策,要将房地产此前的“兴奋剂”角色逐步拉回到“产业带动”的原始功效上,让房地产的“支柱”作用回归本位。

  ■新闻背景

  双向调控

  “双向调控”一词是全国政协委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在2014年两会期间,对于记者围堵和一系列有关房价的提问下透露的信号。

  全国政协委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齐骥就“双向调控”做出了权威解释:所谓双向调控亦可称分类指导,即对一线城市继续增加供应,抑制、遏制投资投机性需求,限购政策不退出。而对于库存量比较大的城市,要控制供地结构、供应结构。

 

编辑:付鹏

关键词:市场 调控 楼市 房地产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