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今日头条今日头条

高校学费涨声一片 委员质疑是否合法合理

2014年08月27日 07:45 | 来源:人民政协网-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原标题:高校学费上涨再追问

  2014年5月,江苏省物价局公布了调整后的高校学费标准。其中,医学类涨幅最大,为47.83%。相比上一年,宁夏是各地当中学费上涨幅度最高的,其各类专业的涨幅均超过50%。其实早在2013年,已有六个省、市、自治区完成高校学费标准调整工作,这些省份的学费少则涨一成,多则翻一番。

  高校此轮学费调整,引发媒体热议。媒体聚焦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认为对贫困地区学生不公平、读大学成本太高、质疑大学学费上涨动机和希望高校增强经费开支的公开透明以及提升教学质量等方面。

  据媒体和学者分析,学费上涨背后的原因主要有:

  债务缠身。庞大的债务确已成为高校的一个大包袱,至2010年,全国地方所属的普通高校负债总额约为2634.98亿元。据媒体报道,导致高校巨额债务原因之一就是高校大规模扩招以及征地盖房。

  成本压力。生均教育培养成本上升、学校其他各项投入增加,都让不少高校支出增加。从收入角度来看,尽管目前高校收入来源日益多元,但学费依然是高校收入的最主要构成。

  “禁令解除”。2007年5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要求“今后五年各级各类学校的学费、住宿费标准不得高于2006年秋季相关标准”。如今,5年期限一过,各地开始调整几年甚至十几年未变过的学费标准。

 

  全国政协委员 邵鸿:

邵鸿

 

  近期,高校学费涨声一片,社会上议论纷纷。

  高校可不可以涨学费?当然可以。高等教育需要大投入,充足的经费无疑是办好大学的基本条件,办学成本上升,有时确需调整收费。作为办学主体,高校根据情况变化和需要,既有权调低学费标准,也有权调高学费标准。当然,根据国家有关规定,高校调整学费标准还需经过教育、物价和财政主管部门及所在省级政府批准。而从市场选择的观点看,学费水平是高校教育服务性价比和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在有选择权的条件下,学生自然会选择那些相对价廉物美的学校。因此长远来看,高校学费水平最终会达至一种相对合理的均衡,我们不必担心学费真会疯涨。

  现在高校普遍调涨学费是否应该?有理由质疑。

  其一,近年来国家较大幅度增加了高等教育的投入。随着教育支出占GDP4%的实现,高校一般办学经费和各种专项经费增长明显。特别是2011年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发文,要求2013年省级政府对省属地方高校普通本科生生均拨款不少于1.2万元。尽管有些省份尚未完全达到文件要求,但对以往生均经费通常只有数千元的地方高校来说,办学经费显著增长则是不争的事实。与此同时,各级政府对高校化债力度也普遍加大,也有所收效。在此背景下,多地高校(主要是省属地方高校)以办学成本上升为由大幅调涨学费,理由是否足够充分?

  其二,社会不应无条件地为高校自身的积弊支付代价。当前高校办学成本上升的原因并不仅仅是物价上涨。毋庸讳言,由于体制原因,公办高校办学成本向来偏高。且不说行政机构庞大臃肿,离退休人员负担沉重,管理运行效率低下这些痼疾,近些年来高校奢靡之风甚至贪腐现象日益严重,谁能说这与办学成本增加无关?更何况,高校内部管理民主参与不足、信息公开滞后,使人难以知悉学校财务和经费使用的真实情况,更无从核定和监督。因此,简单地通过提高收费来化解办学成本上升,就有不负责任地让社会为高校坏账埋单之嫌。类似股东之于公司招扩股,公众有理由要求高校在提出调涨学费的同时,提出加快建设现代大学制度,推进民主管理和信息公开,拓宽筹资渠道、提升教学服务品质和救济水平等具体计划和措施,对学生和家长负责,回应社会关切,充分展现调涨学费的必要性和合理性。遗憾的是,我们看到了吗?

  其三,高校调涨学费应有协商过程。据报道,目前多数高校学费涨价只是报请相关政府部门审批且未提前披露,仅有宁夏、江苏举行了听证会。听证会有利于让社会了解其必要性、调幅及效用,也给相关方发表意见和建议的机会,体现了诚意、尊重和民主。作为公办高校,学费调整不经类似过程即做出决定并实施,无异于强迫学生及家长接受,不仅缺少对他们的权利和社会公意的尊重,也与公办大学应具有的社会公益属性不符。以引领社会文明为职志的大学,有什么理由拒绝听证会等协商民主形式,仅仅以困难、合法甚至可承受之类的理由做出调涨学费的决定?

  因此,我的主张很简单:高校有权依法调整学费标准,但必须有充分根据,必须进行听证协商,更必须以加快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为条件。否则我恐怕只能说:NO。(作者系全国政协副秘书长、九三学社中央常务副主席)

 

编辑:付鹏

关键词:高校学费上涨 高校调整收费 政协委员 委员 委员质疑是否合理合法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