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今日要论今日要论

探监也有黄牛 根在公权力机关内外勾结

2014年09月04日 14:50 | 作者:乔志峰| 来源:四川在线
分享到: 

  说起“黄牛党”,您的第一反应可能是低吸高抛的中介,或者是倒买倒卖的票贩子、号贩子。然而,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一群特殊的“监狱黄牛”在广东省肇庆市四会监狱门前拉客,称花几百元就能探监。而按照我国监狱法规定,罪犯在监狱服刑期间,可以会见亲属、监护人。也就是说,按规定,朋友以及任何非亲属是不能探监的。

  监狱也有了“黄牛党”?新鲜。看来,现如今“黄牛党”也与时俱进了,不断拓展业务新领域,手伸得越来越长了。不妨让我们盘点一下近年来媒体曝光过的“新一代黄牛”:1,“公厕黄牛”。王先生内急难忍,去福州西园客运站内上厕所,却发现蹲位全都满了,这时里面有人对他说给100元就出来让他。无奈之下,该网友花100元解决了自己的燃眉之急;2,“打车黄牛”。2013年2月,随着返京高峰到来,有乘客发现,在北京西站出租车的等候区,“黄牛党”们开始做起收钱帮人插队的生意。这些“黄牛”收费20元至40元不等,也无西站人员上前阻拦……除了这些,还有哪些更隐秘更有创意的“黄牛”在闷声发大财?还请了解内情者不断添加。

  相信很多人都跟“黄牛”打过交道,虽然他们的所作所为令人反感,但有时候离了他们还真不行。特别是买春运火车票、到医院挂专家号,很多时候都要靠“黄牛”帮忙。各类“黄牛”的风生水起,折射出不少问题:一是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不足。比如,“公厕黄牛”的出现,其实是指出了车站方面工作存在的不足。车站客流密集,厕所数量有限、负荷太大,才给了“黄牛”可乘之机;二是相关单位监管不力,甚至存在内部人员与“黄牛”沆瀣一气的现象。比如北京西站的“打车黄牛”,他们在出站口高声吆喝拉客,与几名西站执勤人员相距不足5米,然而执勤人员并未上前制止。到底是“眼神不好”,还是责任心不足,抑或干脆就是“选择性失明”?至于“监狱黄牛”,则明显违法,如果没有内部人员的协助,普通人怎么可能进入戒备森严的监狱?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多种多样的“新行当”,比如职业“带路人”、职业“导厕员”等等,其中就包括形形色色、千奇百怪的“新一代黄牛”。期待政府部门和有关单位在面对类似“新行当”和“黄牛”的时候,多问几个为什么。如果因为自己工作不到位而催生了新的“行业”,实在是一件令人羞愧的事情,应将其作为改进工作的警示和动力。连厕所和监狱都有了“黄牛”了,其他领域还有多少“新一代黄牛”在飞?相关部门应为此拿出切实可行的监管措施来,对于存在内外勾结行为的内部工作人员,更是需要予以严惩。

编辑:牟宗娜

关键词:探监黄牛 监狱黄牛党 公厕黄牛 票贩子 号贩子

更多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