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头条相关头条相关

全国政协常委视察“加快高等职业教育发展”

2014年05月15日 08:13 | 作者:梁春武|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全国政协“深化产教融合,加快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特邀常委视察团报道

  “我来做一个小调查”

  14日,正在湖北视察的全国政协“深化产教融合,加快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特邀常委视察团视察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并与部分高职院校负责人及学生代表座谈。当日下午在武汉召开用工企业负责人座谈会,会上10名来自不同领域的企业家畅谈了他们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方面的经验体会,并与委员们就相关问题进行交流,会场气氛融洽热烈。

  “我现场做一个小调查,你们举手表示意见即可。”朱永新常委的“别出心裁”让现场气氛更加活跃。

  “如果让你们企业自己办或者收购高职院校,你们是否愿意?”6只手举了起来;“你们认为高职教育中做人教育重要还是技能教育重要?”觉得技能教育重要的只有1人,觉得同等重要的有4人;“校企合作是你们找的学校,还是学校找的你们?”所有的手都为企业找学校这个选择举了起来。

  其实,朱永新常委的几个调查题目,紧紧围绕现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中如何处理企业与学校关系问题。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企业是怎么想的,学校有什么考虑呢?作为主体的学生又有什么感受呢?

  武汉外语外事职业学院从2009年经过调研,认为高铁乘务员的培训是高职人才培养空白,为此他们积极和各个铁路局开展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确定课程体系;共同组建教学团队,把工作在一线的能工巧匠和有经验、有知识的老职工聘为“楚天技能名师”和客座教师,同时还将经验丰富、实践技能精干的在职车长和列车员聘请为学校实践指导老师,同时派老师到企业去挂职锻炼,使其更充分地了解企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研究出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取得非常好的效果。首批武广高铁列车上有80名乘务员,其中就有72名来自该校。五年来该校已经为武汉客运段、福州客运段、上海客运段等输送近千名乘务员。虽然成绩斐然,但该院副院长吴翠红表示作为民办高职,在吸引优质企业资源方面有很多不足,所以希望政府主管部门能够搭建更多的校企合作平台,帮助学校和企业更好进行合作。

  来自武汉商学院的学生代表刘政源以他在企业实习的亲身经历指出了一些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学生在企业中往往很难接触到核心技术的培养;从事真实生产的时间比较少;企业工作技术人员由于缺乏教学经验,在知识传授方面和学校的老师有一定的差距。

  长安福特马自达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培训经理李开泉介绍了他们与全国19所高职院校展开深度的校企合作的方式,包括订单班,合建企业培训中心,通过培训中心的平台可以对学校的订单班学生进行专业化培训,同时企业也可以利用这个平台给企业经销商员工进行培训,做到了合作双赢。

  对于订单班,武汉特鲁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代表冯羿珅表达了他的一些担忧:“我们班是武汉地铁订单班,在整个高职教育中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学风问题,大家有一个很故步自封的思想,觉得进这个班就进入了保险柜,我觉得这是不对的。”他认为,必须从本质上让所有学生都认识到在订单班学习机会难得,而且将来的工作并不是说进了这个班就稳定了,要明确企业的淘汰制度。

  视察团副团长、全国政协常委何丕洁指出,调研刚刚开始,我们会认真整理学校、企业以及学生们所反映的情况,力争在校企合作推动职业教育发展方面提出好的意见和建议。

 

编辑:付鹏

关键词:企业 学校 学生 合作 武汉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