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要闻
中纪委专项巡视将全覆盖 紧盯突出问题和突发事件
多批次、高频率机动灵活
据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介绍,与常规巡视相比,专项巡视具有“短、平、快”的特点,重点更加突出,内容更加具体,程序更加简化,方法更加灵活。一般围绕某一事项、某一方面问题,机动灵活开展巡视。专项巡视同样坚持发现问题、形成震慑不动摇,不搞一般性检查,防止变为专项业务检查和专项调研。
“在程序上可适当打破常规,讲究方法与效率的统一。比如谈话,不一定逢人必谈,而应更有针对性地选取部分人谈话。同时还应从多个渠道、多个侧面了解情况,把准备工作做扎实。”巡视组干部任四平这样认为。
中央第十三巡视组正局级巡视专员杨宏勇结合当年援藏时检查工作的例子指出,专项巡视一开始就应找好突破口。同时他还认为,应充分发挥巡视组每个成员的聪明才智,做到人尽其才。
据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黎晓宏介绍,通过这种“小队伍、多批次、高频率”的机动灵活安排,集中搞清反映突出的普遍性、倾向性问题以及重大问题和突发事件,能为完成巡视全覆盖任务提供保证。
专家观点
专项巡视精确打击问题官员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廉洁研究与教育中心主任任建明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中纪委在巡视中落实专项巡视,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巡视,顺应了监督制度建设的步伐。十八大以来,中央要求巡视工作要针对具体问题进行深层次的解决,也就要求巡视必然要走到专项巡视这一层面。
任建明分析,专项巡视的特点恰恰在于“问题导向”。常规巡视和专项巡视的不同点主要在于巡视任务是综合还是单一。专项巡视主要是针对一个或两个任务,是将已经发现的问题作为重要线索或问题导向,而且这个已经发现的问题在某个部门或单位已经具有普遍性;专项巡视就某一问题了解的深度和广度会更高,常规巡视对普遍的情况有所了解。
任建明说,目前有一种现象,就是个别存在问题的官员抱有侥幸心理,认为“天高皇帝远”,专项巡视会对这种现象形成有效压力。
“专项巡视会发挥巡视监督的威慑力,让巡视形成压力,不光是被巡视的单位感受到压力,对于其他单位也是一种警示。另外,还可以促使各地方各部门主动采取措施,主动防范巡视的某一问题。”任建明指出。
任建明认为,之所以要改革巡视制度,是因为巡视是规制和约束权力的杠杆和基础,可以有效对滥用公权力形成常态化的约束。(记者 王选辉)
编辑:付鹏
关键词:中纪委 专项 巡视 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