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要闻
清华附近城中村人口暴增引水荒 居民打数十井(图)
为解决断水危机,居民集中打私井
水井四周砌上水泥高台,用橡皮管子把水引入居民家中
紧邻清华大学西墙的水磨社区是个“城中村”,本地居民大约1000人,但外来人口却超过1万人。7月25日至今,用水一向紧张的水磨社区突然断水,为了救急,不少居民私打水井。初步统计,半个月内,整个社区的水井数有数十口,而打井的人还在增多。
断水19天百米街道现13口井
从清华大学西门往北约200米,路东便出现一片杂乱的民房,这里就是水磨社区。近半个月以来,打井成为社区里的一道景观,私自打井的电话随处可见。
水磨社区分东街、中街、西街和新区四部分。在长约百米的中街,竟有13口水井,平均每隔十几米便能看到一口。
已经完工的水井,四周砌上水泥高台,盖着井盖儿,一根橡皮管子从井里引入打井居民的家中。发出“咕嘟咕嘟”声音的地方则正在打井,几米高的钻井机有节奏地砸向地下,虽然下着中雨,但打井队并没有休息,打井形成的水坑周边灌满泥水,泥浆不断流向路面。
在水磨社区的南头,一口水井即将在当天完工,出钱打井的几家居民都很兴奋,冒雨监工。居民李先生介绍,7月25日晚上,家里的自来水开始变细,没想到第二天水就断了。“我以为坚持一两天就来水了,谁知道这一断就是19天。”他说,没水不能洗澡、洗衣服,甚至洗菜做饭都受到影响。实在忍不下去,3天前,李先生和其他4户居民合伙凑了3万元,找来一个打井队打井。
对于居民私自打井的行为,北京市水务局曾明确表态属于违法,没有手续的水井将采取封井处理。但李先生却显得很无奈:“我们知道私打水井是违法行为,但有什么办法,天这么热,人总不能被渴死。”
居民担心打井抽水致地面下沉
此次断水,最大的受益者当属打井队。打一口井3万元到5万元不等,等着打井的居民络绎不绝。“我们要赶进度,打井的太多了,耽误不起。”一名穿着雨衣的打井工,边说边往井边运送钻头等工具。
打井的居民是否就能摆脱无水的困扰?李先生告诉北青报记者,井刚打好还不能马上就用,要沉淀几天,否则水里都是泥沙。
水磨社区的地下水一般在地下30米处,属于浅层水。虽然打井后居民有井水替代,但水质是否达标仍是居民心里最没底的事情。“这水也就洗衣服、洗洗菜,没人敢喝。”李先生说,有人打出来的井水泛着臭味。
在水磨社区的几家小超市,成箱的矿泉水摆在门口。一位店主表示,矿泉水销量非常好,不管是当地人,还是外来租户,都整箱买水喝。
买不起矿泉水的居民会去清华大学校内的工厂和厕所接水。居民陈先生家里所有的塑料桶装满了接回来的清水,他为此每天骑车去四趟,来回要一个小时。
然而,水磨社区还有一些居民对打井这件事情感到担忧,这些居民的家离自来水管线较近,家里的水龙头半夜会有微弱的水流。
周女士就是其中一位,连续多日半夜起床接水,她的黑眼圈非常明显。“这次断水直接引起了居民的恐慌,家里没水的都在打井。”据周女士初步计算,整个水磨社区现在的水井有40余口,如果水还不来,打井的人还会增多。
“谁见过一个地方有40多口水井,而且这些井的水位都集中在地下30米处。”周女士说,地下水一旦抽采过度,地面就会出现下沉,直接威胁到居民的生命安全。“昨天,中街上的一棵大泡桐树就突然倒了,砸坏了旁边的一户房屋。”周女士推断,倒树的原因可能与打井有关。
打井的另一问题就是下水堵塞。昨日上午,水井密布的中街突然被淹,从下水道涌上来的臭水令人猝不及防,社区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忙活了一上午才把水排干净。在一处打井的水坑旁,掺杂着泥沙的浑水流进下水道,下水道里已经沉淀了厚厚的泥沙。
编辑:顾彩玉
关键词:清华大学城中村 水荒 清华 城中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