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要闻
农民工为何普遍不愿“农转非” 称做城里人不划算
“做城里人并不划算”
除了土地,农村户籍人口所享受的一系列保障政策也是进城落户不受农民待见的重要原因。在农民工眼中,农业户口要比非农业户口“值钱得多”。“现在,农民落户城镇变容易了,但城里人要转农村户口可是千金难买!”四川达州的46岁电焊工陈德文对记者说。
近几年,全国各大城市都在试水城乡一体化下的户籍制度改革,不少城市都逐步放宽了农民落户城市的政策。早在2010年,成都市公布《关于全域成都城乡统一户籍实现居民自由迁徙的意见》,提出农民可以带产权进城,不用以丧失承包地为前提交换就业社保。但实际上真正愿意落户城镇的农民却非常少,因为他们在衡量中发现,农民转城镇户口并不划算。
尽管《意见》中提出,在接下来的改革中会坚持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扩大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保障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但农民更在意眼前的既得利益,比如国家给予的“农民参保,政府补贴”政策在农民眼中十分受用。“我们在农村购买信合的医疗保险,每年只交8块钱,政府补贴50元,生病住院能有70%~75%的报销,而且是马上就能拿到现钱。”陈德文表示,城市社保差不多要交到10万~20万元才开始回本,以其目前的工作现状承担不起。
此外,陈德文说,农业户口每年可获取国家的用地补贴以及各类面向农村的补助性政策,在新农村建设中,一旦房屋遭到拆迁,还可获得补偿款,这些也构成了他们不愿做“城里人”的理由。
“80后”新生代农民工刘俊琳来自四川广元,进城8年,一直在中餐店做切工。“我不关心户籍改革,也从未想过要转城市户口。”刘俊琳说,城市也好农村也罢,各有各的位置,城市户口未必比农村户口好。
农民进“城” 如何保障成关键
《意见》发布半月有余,有媒体调查显示,82.9%的农民工不了解近期出台的落户政策,65.3%表示不知道城镇落户的条件。
“户改其实为在城市就业的农民工送来了福利,但更多农民工对于户改政策还没有形成清醒的认识。”四川省总工会一名干部认为,农民工对于落户城市产生抗拒心理,担心丢失土地,不舍国家的财政补贴等,一方面出于对政策的不了解,另一方面则是来自对农业与非农户口福利政策差异上的不明晰。
上海大学社会学教授顾俊指出,农业户口虽在宅基地、部分省市的二胎政策等方面享有较高福利,但死亡赔偿、社保、医保、低保、住房、子女借读费等福利水平都低于城市户口。但在采访中,记者发现绝大多数农民工更多地关注“抓在手里,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东西”。
成都市锦江区人力资源市场工会帮扶站的负责人嘉禾永对记者说,站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战略上看,户籍改革是件好事,便于人口统计和管理,但从农民工的角度看却未必如此,因为他们会算一本账,只有真正和切身利益相关的才会去关心和关注。
“农民工为何多不愿接受户改后‘进城’的‘红利’,这实属其趋利避害的本能使然。”四川省社科院胡光伟研究员对记者说,更多很“现实”的农民工感觉哪怕户籍“进城”了,但从“机会成本”上讲,城市里的公共服务产品并不都会相应落在他们身上,所以,户改后的“进城”,对于农民工来讲并无多大吸引力。(记者 高柱 李娜)
编辑:顾彩玉
关键词:农民工为何普遍不愿农转非 农转非 农业户口 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