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要闻
北京多地公祭烈士 老战士忆战友哽咽流泪(图)
□揭秘
烈士纪念日为何确定为9月30日
65年前通过修建纪念碑决议
民政部部长李立国介绍,1949年9月30日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奠基日,在国庆节的前一天开展烈士纪念活动,既能充分体现“国庆勿忘祭先烈”的情怀、突出国家褒扬烈士的主题,又能与党和国家领导人10月1日上午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篮等烈士纪念活动相衔接。
另一个事实是,在开国大典前夕的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在首都北京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决议。当天下午6时,毛泽东率领全体政协委员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奠基仪式,并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因此确定9月30日为烈士纪念日,意义非凡。
为什么用小号演绎号角
“高音王子”吹响国家旋律
昨天上午,一阵嘹亮的号角在天安门广场响起。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演奏的《献花曲》旋律中,党和国家领导人走向人民英雄纪念碑,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
为什么用小号演绎号角?据介绍,小号音色强烈,明亮而锐利,极富光辉感,被誉为铜管族中的“高音王子”。用小号来演绎号角,再合适不过。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团长邹锐解释,号角有一种召唤性,在仪式开始用它,可增加仪式的庄严感。
烈士纪念日上的号角,前部舒缓,后部激昂。号角创作者、乐团作曲家王和声说:“虽然是烈士纪念日号角,但我并没有用一种悲怆的旋律去写。前两句体现的是一种追忆、缅怀,后面的旋律体现一种传承、继往开来,表达一种把未竟的事业进行下去的情绪。”相较于一般乐曲,军乐更需要表达出国家和民族的情感。军乐团重新创作的《献花曲》,采用了冼星海谱曲的《在太行山上》,进行延伸、发展,既表现了深情而绵长的缅怀,又展现了人民踏着先烈足迹继往开来的决心和信念。
□烈士纪念日由来
2004
2004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王伴青向全国政协会议首次提交《成立革命烈士纪念节》的提案,建议设立“革命烈士节”,让后世子孙永远牢记革命烈士的光辉业绩,继承他们的宏伟遗志。
2005
2005年起,民政部对设立烈士纪念日进行了论证,多次召开研讨会,并会同国务院法制办先后4次征求16个相关部门和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意见,各地各部门和专家学者均赞同设立烈士纪念日。
2008
2008年人民网就“设立烈士纪念日”的问题征求网民意见,70%的网友表示支持。
在新华网进行的投票调查中,支持率则高达92.84%。
2013
2013年4月4日,经中央同意,中办、国办、中央军委办公厅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烈士纪念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研究设立烈士纪念日”。4月21日,民政部向国务院呈报《关于设立烈士纪念日的请示》。
2014
2014年8月23日,国务院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提交《关于设立烈士纪念日的决定(草案)的议案》。
8月3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表决通过设立烈士纪念日的决定,以法律形式将9月30日设立为烈士纪念日。
编辑:顾彩玉
关键词:公祭烈士 烈士纪念日 9月30日 公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