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要闻
中国省会城市落户门槛排行榜:广州位居第一
一个户口政府需要支付多少钱
一个户籍人口,北京市政府一年需要为其支付的基本公共服务成本为:下限22769元,上限34769元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张琰/上海报道
与户籍状态捆绑的市民待遇,如何在自由迁徙、财政困境和基本公共服务不均衡之间获得一个制度化的“最优解”,一直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公共治理的难题之一。从改革初期的“暂住证”到近两年实施的“积分制”,围绕着户籍制度改革的放宽进城居住限制、外来人口市民化,在过去30年城市化进程中进行了多次探索。
在城市户籍改革权限下放、落户决定权在中央确定的分类原则下各自决策、公共服务成本主要由地方支付的大背景下,如何才能更好地推进建立新型户籍制度,实现有序转移中的落户?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张力曾做过相关研究。根据本地户籍人口与非户籍人口在享受市民待遇上的差别及公共财政需要负担的市民待遇,量化出全国不同区域、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45个城市自由落户的财政成本。
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包括: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廉租房租金等五项。
根据2012年度各地的基本公共服务开支,一个人在某地落户,政府需要支付的基本公共服务成本从3555元到34769元,两者相差近10倍。
排名最高的是北京,一个户籍人口,北京市政府一年需要为其支付的基本公共服务成本为:下限22769元,上限34769元。这一数据远远高于其他城市。
排名第二的是深圳,深圳市政府需要为一个户籍人口一年支付14300~16814元;上海紧随其后,为11940~23325元。此后是天津、杭州、苏州等城市,支付成本低于一万元的是排名第八位的哈尔滨,最低的是西宁,为3555元。
从上述数据中不难看出,城市落户控制最严的上海、北京和深圳,基本公共服务成本水平也最高;落户门槛较低的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成本水平排名也相对靠后。
自由落户意味着政府要花更多的钱
《瞭望东方周刊》:什么是落户成本?
张力:一个人落户某地,该地方政府就要承诺给予其相应的市民待遇,享有相应的公共服务的权利,落户成本就是指政府提供这些公共服务需要支付的费用。
自由落户意味着政府要对公共服务进行更多的投入,要花更多的钱。
《瞭望东方周刊》:落户成本的高低与哪些因素有关?
张力:落户成本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相关性基本符合预期,成本高的城市多数位于经济总体发达的东部地区,低的城市大多属于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
跟城市落户的难易程度相较,落户控制最严的上海、北京和深圳,基本公共服务成本水平也最高;落户门槛较低的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成本水平排名也相对靠后。
此外,落户成本和流动人口也有关,但主要取决的不是流动人口数量,而是流动人口的结构。因为,如果外来人口是就业人口,政府并不需要出钱为其支付公共服务,这部分费用是由其本人和单位共同承担的。只有当外来人口是非就业人口(失业者、老人或小孩)时,就需要公共财政来负担了。
因此,对一个城市而言,只简单考虑外来人口总量,而忽视外来人口结构,就会低估自由落户的资金缺口。
《瞭望东方周刊》:大部分流动人口应该都是劳动力吧?
张力:不能这样说。现阶段是不能自由落户,因此城市的外来人口是以劳动力为主,而一旦实现自由落户,或者落户门槛降低,就不能保证进来的都是劳动力人口了,他们很可能会拖家带口。
比如,2003年,郑州市曾经大幅度降低落户门槛,实施之初就引发了大批外来人口投亲靠友落户,人数高达10万,其中18岁以下的学龄儿童超过50%。造成了当地公共服务资源的供求矛盾急速加剧,半年后该政策不得不取消。
编辑:牟宗娜
关键词:省会城市落户门槛排行榜 户籍制度改革 积分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