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要闻

“一带一路”:构建以中国为核心的区域经济增长新体系

2014年11月08日 11:46 |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分享到: 

  一是中国经济本身发生了较重大的调整。目前中国已进入经济增长的“新常态”,增长速度将从过去的10%左右下降为7%左右,这样的增长速度意味着中国对外部的需求在下降,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实力的上升意味着中国对周边国家的支持能力在上升。从市场层面看,以亚太地区全部消费品进口为例,中国消费品进口占亚太地区全部消费品进口的比重从2000年的1.5%上升到2012年的5.3%,中国形成了支持地区经济增长的消费市场。同样,中国对外投资的水平也急剧上升,从2002年不到10亿美元上升到2013年的901.7亿美元,累计对外投资5257亿美元。

  二是现有的地区产业分工体系正在发生改变。一直以来以日本为核心建立的地区生产网络正在朝向扁平化发展。尽管日本始终位于产业发展的最高端位置,但是到了今天,更多的后进国家如韩国和中国对日本技术的追赶,使得地区产业分工向扁平化的垂直分工体系进化。目前中国的制造业规模已经比肩于美国,两者分别占世界制造业的规模为20%左右,中国正在通过对外投资将部分产业向周边国家转移。按目前的发展态势,中国极有可能取代日本成为地区生产网络分工的领导者。

  三是外部,特别是周边国家或地区处于经济增长与结构转型的巨变期。他们正处于工业化进程的不同阶段,资金短缺、基础设施短缺、技术短缺、部分制度或政策短缺等构成经济增长的瓶颈。为解决上述难题,加强对外合作,争取更多的外部资源成为发展中国家推动经济增长的战略之一。我国可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支持力度,在促进周边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同时,也有利于为我国经济增长获得新的机遇。

 

编辑:罗韦

关键词:中国 经济 外部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