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政协协商
全国政协为深化改革和民主监督再发“好声音”
彭小枫常委认为,用完善市场监管体系来牵动协同配套改革,实现“有效政府”和“有为市场”的协调配合;
潘功胜常委指出,应建立规范透明具有约束力的地方政府融资机制;
钱克明常委认为,要以新型经营主体为基础,适度规模经营为方向,社会化服务为支撑,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会议上,常委们以大会发言和讨论的形式就自己的专业领域发表意见,提出的建议直指要害,富有建设性。
俞正声强调要发挥好政协的民主监督作用,专家认为,民主监督作为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责之一,正在经济、政治、社会各个领域影响着决策,为全面深化改革保驾护航。
在制度建设上,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不断坐实和完善成为监督政府运行的民主力量。
事实上,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部分,中国政协并非一年只开一次会议的“形式民主”,而是拥有全体会议、常委会议、专题协商会等形式的经常性、规范性协商平台,为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统一战线和政治协商基础。
尤其是在新时期深化改革和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政协内容上的充实和程序上的规范,有利于实现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市场的协作关系。
如今,越来越多的重大事项都是在政协等民主平台上得到响应最终得以促成。日前备受关注的中国大运河成功申遗,此举正是源于2006年58位全国政协委员提交的“大运河申遗提案”。
季正聚表示,与西方的协商民主有很多前提条件不同,中国的政协制度继承了中华文化的不少优良传统,也必将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浪潮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编辑:刘爱梅
关键词:深化改革 中国 民主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