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策论策论

治理收红包也需“拍苍蝇打老虎”

2014年02月24日 13:32 | 作者:郭文婧| 来源:山西日报
分享到: 

  2月20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出通知,要求医患双方签署《医患双方不收和不送“红包”协议书》,医生承诺尽心尽责治病,廉洁行医等,患者要承诺不送“红包”“尊重医生,服从管理和安排”等,这项工作计划从5月1日起在全国实施,二级以上医院必须实施。

  此举显然用心良苦,但舆论似乎并不看好。有医生说“体制不改变,仅靠一纸协议,难以改变现状”,也有患者表示“不送红包心里不踏实”。实际上,“医生不收红包、患者不送红包”已是老生常谈了,双向签字的办法也曾经采取过,但效果并不理想。

  医患矛盾尖锐与医疗腐败严重密不可分,问题的根结,社会认为是“以药养医”的体制问题,医生认为是“收入低、执业自由不够”,患者则是“看病难、看病贵”现实下的无奈。要根本解决,确实是一项系统工程。当然,进行提醒、宣传和教育也是必要的。从国家卫生计生委公布的协议书参考文本来看,协议的内容,对医方来说,基本上都是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对患者来说,基本上都是公民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职业道德的失守,固然有很多原因,但并不是不可解决 的。尤其是收受“红包”的问题,已涉及到违法腐败的层面,仅靠倡导性的双向协议,恐怕奏效甚微。全世界的反腐实践都证明,除了司法介入、用法律严惩之外, 几乎没有一个国家通过行政的力量能有效遏制腐败。最近五年来,“两会热点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医疗腐败稳居“腐败重地”的前三位。但与此相应的,卫生系统每年共查处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违纪违法案件则少之又少。查处力度之所以疲软,根源在于医疗系统的腐败查处更多的不是用法律来惩治,而是靠行政手段来制约。之前我国的足球领域就是个生动的例子,多年行政反腐的结果是越反越腐,而司法一介入,一大批“假、赌、黑”就进了监狱。

  针对反腐败问题我国政府决心“苍蝇老虎”一起打,效果立竿见影,有目共睹。87.3%的群众认为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与以往相比有好转,77.1%的群众认为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有力度。在医疗腐败领域其实也一样,假如医生收了红包,一经查实,轻微的,终生被吊销职业资格,丢掉饭碗;严重的,直接以受贿罪进行处罚。对患者,也以行贿罪追究。如此一来,效果应该比签协议更好。然而多年来,关于医生收受红包的行为,法律一直没有明确规定,依靠法律手段查处的力度有限。在收送红包的问题上,倘若苍蝇不拍,老虎也不打,久而久之,呈现给公众的结果难免可能是“全线失守”。

 

编辑:于玮琳

关键词:红包 腐败 医生 患者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