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锐评
花千万买村长 何以趋之若鹜
太原城中村改造始于2003年,目前只有3个村完成了整村改造,仅占应改造总数的1.7%,还有170个城中村。太原一些所谓的城中村改造,早已成为村干部伙同开发商敛财的工具。在太原花费千万买一个村长的不在少数,上位后随便开发一块地皮,便可获利至多数千万。有很多村干部借款买选票,只要有机会竞争,都会借钱一搏。(10月22日《第一财经日报》)
按理说,村长原本没有行政级别,但有人宁愿豪掷千万,也要当村长,这说明这个地方的村长一定很特殊,有比千万更吸引人的价值与魅力。更为吊诡的是,原本这种投资很有风险,可只要有一线希望,就有人投资,甚至贷款、拿高利贷,买选票参与村长竞选,不放弃任何当村长的机会,这显然更让人惊诧。
从报道来看,之所以会出现买村官的乱象,就是因为城中村改造能为买官者提供“生财之道”。而在房地产暴利的诱惑下,不仅使得买官者趋之若鹜,而且也让当地的城中村改造项目步履维艰。数据显示,11年来太原只完成了3个村的整村改造,还有170个城中村亟待改造。然而,太原市的城中村人口,加上棚户区的居民,占太原总人口的33.1%。这就是说,到目前,太原市还有近三分之一的城市居民生活在脏乱差、小产权房等问题环境中。
如此一来,整个太原像一个大工地,新开发的楼盘处处可见,黄金地段越来越少。而为了争夺开发权,有的开发商甚至不惜雇用社会闲杂人员对居民大打出手,强拆强迁,这更是让人齿冷。显然,城中村改造不力,花千万买村长却不怕风险,从中获得利益的村长和开发商,可能还与某些问题官员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否则,他们怎会如此藐视国法?
问事要问责,查地要查官,治市先治吏。太原的“城中村”乱象何时得到改善,“城中村”改造何时提速达标,取决于当地管官、问责、治吏的效果。笔者希望这种乱象能尽快得到清理。
编辑:曾珂
关键词:太原城中村改造 花千万买村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