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锐评

“象牙塔”里的师德去哪儿了?

2015年04月10日 09:19 | 作者:叶艳萍| 来源:荆楚网
分享到: 

  原标题:叶艳萍:“象牙塔”里的师德去哪儿了?

  2013年以来,四川省各级学校中已有98人因腐败问题被移送检察机关,其中包括多名高校领导干部。高校腐败案件频发,在四川省纪委查办的重点行业腐败案件中居于首位。(4月8日新华网)

  本应是进行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的“象牙塔”,却为何无法抵挡权钱交易的侵蚀,而成为腐败高发区,我们不禁发问教书育人的师德为何丢失,明理修身的追求为何迷失,至尚纯粹的价值为何丧失?

  培养人才的学府净地培育出的不是儒雅尚德的学者君子,滋生出的竟是唯利是图的丑陋灵魂。笔者从底线失守的校长忏悔录中细细想来,“象牙塔”里的师德莫不是被功名利禄所累、金钱至上所误、旁人攀比所扰、贪图享乐所导?

  一方面,自我地位的提升和自我思想的落后带来个人权欲的膨胀。单纯的学者思维和品性被利益和享受逐渐吞噬,在经济犯罪的道路上校长们渐行渐远。高校腐败屡见不鲜背后所折射出的不仅仅是人生价值观的扭曲,更是“权力”没有关进制度的笼子的充分体现。

  与此同时,权力的过度集中和内外部监督的缺失导致“一言堂”。不论是校园的基建项目,还是制度管理都走入了形式民主、个人决策、监审缺位的怪圈。我们不难看到思想腐蚀下的行为失当,权利放纵下的利益熏心,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混乱和自主管理权的扩大最终提供了腐败的温床。

  “象牙塔”里丢失的师德再次警醒了我们师者为师,在于传道授业解惑也,在于修身立己达人也。笔者期待着在法治中国的浪潮下,“象牙塔”里的师德不是走向贪腐,不是走向享乐,而是向着学术前沿不断求索,向着体现价值不断努力,向着奉献社会不断奋斗。

  作为学术研究的领头羊们更应该重视思想的提升、能力的锤炼、品质的铸造,让校长们的思想纯净了,才能让教风学风回归正途。让校长们的权力在制度的管控下运行,才能让管理决策回归理性。让校长们的行为在社会和法律的监督下作为,才能让责任使命回归价值。

编辑:水灵

关键词:象牙塔 师德 四川 学术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