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众说众说
无钱无人问,有钱有人抢?
同学和家属之间的争夺战,杨六斤(中)哭喊着不愿意离开
广西隆林德峨镇14岁男孩杨六斤,6岁时父亲去世,母亲改嫁,4年前爷爷奶奶去世,他独自生活,常吃野菜充饥。6月6日,深圳康桥书院两位义工把杨六斤接到深圳读书。杨六斤的经历经报道后,很多人给他捐款。6月20日,其堂哥、镇政府干部等人来到深圳,要求将杨六斤带回广西处理捐款。(6月24日 《南方都市报》)
在杨六斤的欢送会上,他被他的同学和德峨镇的干部争抢着。从无人抚养、无人问,到有人捐款、有人抢的过程,人情冷暖尽可知,社会短板尽可显。为什么会这样?
父亲、爷爷奶奶相继去世,作为法定监护人,母亲要承担抚养儿子的责任,即便没有将其带在身边,也不该不闻不问,让其“吃野菜充饥”。对处在困境中的儿童,政府等相关部门的救助又去哪儿了?一旦获得好心人的捐款,立刻有人接他回家,甚至动手抢人,若不是打着善款的主意,又何至于大动干戈?对于善款,德峨镇政府某干部说,“首先肯定是保证杨六斤的学习和生活所需,超出部分如何处理,这个可能要相关政府部门比如民政等来定。”给杨六斤捐的款,政府为何非要插一杠子?既然没有履行监护义务,也就没有权利处理被监护人的财产。
像杨六斤这种事实上无人抚养的儿童被称为“事实孤儿”。在我国,“事实孤儿”为数不少,由于监管缺失而酿成的悲剧时有发生。对此,必须将“事实孤儿”纳入救助范围,制定国家层面的保障政策。另外,民众也要及时关切,让社会舆论发挥力量,促使各地政府积极“排查”、落实国家政策,不让任何一名“事实孤儿”游离于监管之外。
编辑:于玮琳
关键词:广西吃野草抓鱼孤儿 杨六斤 事实孤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