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众说众说

国企世袭不仅占坑这么简单

2014年09月24日 15:37 | 作者:郁晓东| 来源:北京晨报
分享到: 

  近日,据《南方日报》的一则报道,使得国企“世袭接班”这一现象再次成为人们讨论的焦点。

  子女接替父辈进国有企业,一直是市场化改革之前的惯例,所有人都习以为常,而不能享受这一待遇的群体——比如农民,也不会有太大的异议,那些职工子女也都习惯了走父辈的老路,谁也不会想自己再去搏什么机会,实际上当时社会上也没有其他的机会。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情况曾经有过较大的改变,而眼下的这一轮国企“世袭接班”表面上看是国企的稳定带来的吸引力和职工们怕变求稳的心态导致,也有传统国有企业人情管理、机会分配不均等问题所在,但是问题的核心并不在此。

  在判断一个社会现象好坏的时候,永远不能把板子轻易打在群众的头上,人的本性都是趋利避害的,群众希望过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这个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对,相对全社会来说,可能国企的员工比例并不大,但是这个群体仍然是社会基层群众的一大组成部分,他们的利益需求同样是正当的。我们应该分析的是,为什么那么多人选择“世袭”?国企的工作稳定待遇好是怎么来的?

  这些稳定的国企,大多数是所谓的“资源型”企业,占有的是公用资源,国家在这些重点领域设立国企的主要原因,就是要合理利用资源避免对国计民生的危害和全体国民的利益盘剥。但是一段时间以来,众多国企顺理成章地占据了利益分配的先手,也是不争的事实,现在正在进行的国企高管薪酬调整正是有这种背景因素。所以合理区别国企利润中员工付出与国有资源的比重,是一个必须的问题。

  另一个更严重的问题其实是,在众多盘根错节的国企大树下,脆弱单薄的民营经济如何争得自己的阳光?国有企业必然是行动缓慢创新艰难的,这个是世界性难题,那么对于一个社会的整体来说,百花齐放的活力从哪里来?如果某些政府部门不能改变简单的GDP挂帅,靠卖地卖矿的短期行为拉政绩的思路,不改变公权力对民营经济的随意性管理,百姓的这种求稳怕变,没有闯劲的情况就很难改变。

  对于国企的子弟来说,正所谓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唯有奋力拼搏,才能不负自己的青春,因循守旧的接班,只会让自己失去施展全部才华的机会。而对国企本身来说,只有面向社会公开择优录取人才,才是自身长远发展之道。

编辑:曾珂

关键词:国企世袭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