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沸点沸点
时隔120年甲午海战沉没战舰被发现:被命名为“丹东一号”(组图)
经远号海底图已于2014年9月曝光
致远号纪念舰安放龙骨仪式(资料图)
“丹东一号”水下考古重点调查领队周春水说,目前判断来讲,它受到外界因素损伤很严重,这个损伤是来自于很多原因,可能当时就被炸弹炸了,或者说锅炉爆炸,以及近现代人们的捕网,把它(碎片)捞起来。它表面看——抽沙之后大概一米左右——下面很凌乱的一些钢板,一些木板都是碎在下面的,都比较凌乱。
“丹东一号”水下考古重点调查队员黎飞艳介绍,这个船应该是烧过很厉害,我在下面拍照的时候,这些应该都是炭粒。舰艇铁炮被炸开。黎飞艳介绍,炮筒已不完整,两头应该都断了,那一面好像也有点缺失,但是它是明显地看出外形应该是一个炮的炮筒,大概4公分厚。
虽然无法确定这个炮筒的具体位置,但作为判断是不是战舰,武器装备将是最有力的证据。
周春水说,在这我们很幸运的找到了几个能说明问题的东西,一个就是找到一门炮,还有一些弹药的东西,包括一个子弹,而且还包括舰体,因为它是一直延续过去,我们经过搜索发现,它是一个至少从这到这是50米。宽度是10米,长宽比已经至少达到5,这么一个修长的一个舰体、长宽比,它肯定是属于战舰之类的东西。周春水表示,不管它是属于哪个舰,它的意义都是很重大的。
2014年,丹东港建设规划启动,针对将要进行建设的水下区域,也同步展开了文物调查工作。作为甲午中午海战的主战场,会不会有沉没战舰,就在将要建设的海域内,也成为重点排查的内容。
工作人员介绍,最初的时候,我们主要是针对这个港口,海洋红港区规划的主航道和锚地,在这个范围内进行初步调查,然后在航道周边,又设定了一个两侧各10公里,包括锚地延伸10公里范围进行调查,在这个过程中发现的。
我国建“致远”纪念舰
除了打捞沉船,我国还在重建纪念舰。今年7月10日,“致远”纪念舰安放龙骨仪式于丹东举行。此舰为邓世昌殉国的甲午海战沉船“致远舰”1:1复制舰,长81.38米、宽11.58米,耗资3700万元。
1894年9月17日黄海海战中,致远舰激战五小时弹尽且受重创后,管带邓世昌欲冲撞日舰吉野与之同归于尽,但被日舰击沉,600余名将士牺牲。在本艘纪念舰建造过程中,甲午专家们还根据搜集的大量史料和图片,试图还原船舱内部,包括军官生活区、军医院、鱼雷发射室等布局。
今年9月17日(“致远”舰被击沉纪念日),“致远”纪念舰将交付使用,并停泊在丹东港西南航道出海口处,距离码头约30米,作为即将建造的丹东甲午海战博物馆(预计2015年9月开馆。观察者网注)的一部分,供人们免费参观、凭吊甲午海战。(来源:观察者网)
编辑:顾彩玉
关键词:甲午海战 甲午海战沉没战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