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沸点沸点

网上可淘虚拟恋人:“完美男友”5元起价 专家称出卖感情

2015年01月28日 14:29 | 作者:魏婧| 来源:北京晚报
分享到: 

  【行规】

  虚拟恋人信息“三真一假”

  据了解,扮演“虚拟男友”的男性多数都是兼职,毕竟“金牌小哥哥”一单一天也只收三四十元,还需要跟店主五五分成,不足以支撑他们的生活。即便理论上不排除这边说“亲爱的想我吗”,那边说“媳妇么么哒”,但虚拟男友们大多表示,被“承包”期间他们只会服务一个人,“短暂的爱情也需要专一。”

  成功应聘“虚拟男友”需要一定的情商,网友李东哲在自己的测评帖《我全方位体验了“虚拟男女友”服务》中列出了几个常见情景——对于“申请好友写什么”,需要看自己的设定是什么:如果是霸道总裁就写“嘿,开门”;如果是知心大叔就写“妹子,叔来了”。如果对方索要照片,要以“哎呀老夫老妻了还看什么看呀!”或者“你难道都不记得我长什么样子了么,好伤心”等搪塞过去。若对方询问学校、工作等具体信息,则要秉承“三真一假”原则,部分信息虚拟,以防止被人肉或找出来……

  张子宣,当然,这很可能不是他的真名,便是保持神秘感的高手。他的微博中,是各种角度的手的照片,白皙修长,一枚银戒戴在食指,由得女孩子们通过这双漂亮的手去想象他的高矮胖瘦。“朋友开的店,我就来了。我脾气比较好,大概算是温柔型。”张子宣的价码是一天30元,同样,“虚拟男友”这份工作并不是他的重心。“每个人都有在生活中说不出的苦楚,虚拟世界里人们往往能够更好地倾诉。我只希望能给我的每一位顾客带来一点温暖或是欢乐,倾听他们忧愁的同时,尽薄力让他们开心一些。”

  他当然知道,人们对虚拟男女友褒贬不一,于是着重强调职业操守。“我们店里每一位虚拟男女友对顾客聊天的内容都是保密的,顾客也不能探取店员的隐私,禁止顾客与店员私下联系或者谈恋爱。”也许是为了规避风险,诸多店铺均列出相关规定,总体可用“绿色聊天,不涉黄赌毒”来概括。

  然而,类似规定能在多大程度上约束穿梭于无形的网络信息,仍然不得而知。小安透露,和他聊天的女孩子多在20岁左右,“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基本都是在表达缺爱、缺少关心,对恋爱失望,觉得恋爱好累、前男友不好之类的情绪。”有意犹未尽的女孩在服务结束后,会要求加他真实的微信,继续做朋友,“她们说,如果再跟我用虚拟男友的身份聊下去,就真的会喜欢上我。”

  【评点】

  “服务终止后,

  购买者空虚与痛苦

  会比之前更严重”

  肖雪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我对虚拟恋人这项服务持负面评价,购买者往往将太多时间和精力放在网络上,与真实的人建立联系、友谊、感情的能力在下降。当需要这些感觉时,通过购买服务达到想象中的自我满足。“入戏”的人,不必付出,只要享受。如同婴儿,不必努力地取悦别人,软软地躺在那里,自会有强大而体贴的妈妈围着他转。

  虚拟恋人的好处是,能够让需要的人很快得到慰藉。正如患了胃溃疡的人吃止痛药,一吃就不痛了。但止痛药不能代替真正的治疗,溃疡还在那儿,药劲儿过了会痛得更厉害。就像服务终止后,购买者会立刻陷入失落,即“瞬间建立,瞬间抛弃”,且空虚与痛苦的感觉会比之前更严重。甚至会让人在潜移默化中产生“情感是可以用金钱购买”的错觉,打击人们的自我评价。

  人们容易对“虚拟恋人”产生好感,除了对方在尽力陪聊外,就如同一对刚认识的男女,明明完全不了解对方,却倾向于在心中把对方幻想得好一些,这也是一种“心理投射”。若对方很完美,就表示“我”也很好,要是发现对方有什么问题,比如真人很丑,好像自己也掉价了。

  我不认同服务方“提供温暖”等说辞,他们实际上能够感受到出卖情感、出卖关注、出卖同情心是不太好的。出于“心理防御”,用美好的说辞进行粉饰。

编辑:牟宗娜

关键词:虚拟恋人 完美男友 5元起 出卖情感 代码小姐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