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沸点沸点
北大清华抢生源互揭招生时存拿钱诱惑考生等行为
■ 高校“抢生”往事
专车接送、争抢状元
在今年高招季,通过部分媒体报道,公众也看到了一些清华、北大争夺状元的手法。
据重庆晚报报道,重庆今年高考文科状元刘楠枫在高考查分系统尚未开启前,就接到北京大学重庆招生人员的“报喜”电话。
当时接到电话的刘楠枫还在成都游玩,本可以坐动车回重庆。但为表达诚意,北大方面执意派专车去成都接刘楠枫,导致刘回重庆的时间,被多耽搁了4个多小时。
不仅仅是专车接送,据羊城晚报报道,在广州执信中学,为“争抢”该校全省高考理科前十的学生叶彤,北京大学的两名招生人员与清华大学的招生人员还理论起来。
报道称,双方一直争执到楼梯处,最终,北大招生人员与叶彤面谈了15分钟,而在面谈结束后,清华招生人员才如愿领走叶彤。
签订预录取协议
据媒体报道,2011年,复旦大学方面在网上发表声明称,有人冒充复旦老师致电考生,称复旦取消了之前与其签订的预录取协议,并“怂恿”考生修改志愿。
有人认为是上海交通大学在背后“挖”复旦的“墙脚”,对此,上海交大也连发微博回应称,该校招生工程是“阳光工程”,无人冒充其他院校老师通知考生取消其与该校所签协议。此事也是当年的一场招生“口水战”。
招录状元人数“打架”
2010年,北大公布录取高考状元数后,清华也公布了状元数,但两校在招录状元数据上存在“打架”。
北大透露,全国各省市文理科第一名中,除两成报考香港高校外,六成以上被北大收入囊中。
也就是说,清华最多录取剩下的不到两成状元,但清华当时提供给媒体的数据是,当年全国九成的理科第一名和近三成的文科第一名报考清华。
针对公众对数据真实性的质疑,时任清华大学招办主任孟芊又透露了关于当年清华录取的各省文理实考分、投档分第一名的初步统计数据。
孟芊当时表示,这是清华近年第一次公布录取状元具体数据,也希望是最后一次这样公布。2011年,清华就承诺不对外公布状元数。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林野 许路阳
编辑:巩盼东
关键词:北大清华抢生源 拿钱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