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沸点沸点
千年盐都“非遗”绽放
原标题:千年盐都“非遗”绽放
四川省自贡地区自东汉始即生产井盐,迄今已经1900余年。围绕着盐业的发展,自贡人的衣食住行也被深深地打上了盐字的烙印,并产生了一些独特的文化形式并演变至今。自贡市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局副局长殷嘉茂评价说,自贡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许多都有盐的影子,形成了一系列独特的文化符号。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实施,政府也将加大力度挖掘、整理、宣传那些需要保护的珍贵文化遗产。
东源井的天车
燊海井的盐场内,工人在制作盐
民族智慧之光井盐深钻汲制技艺
自贡井盐深钻汲制技艺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自贡古代盐业生产的核心技术,主要技术特点是井口直径小、深度长,包括定井位、开井口、下石圈、凿大口、下木柱、凿小眼等6个步骤。该技术起源于东汉章帝时期,北宋初年的卓筒井技术是其转型期,至明清时期的小口深井发展为成熟,并形成了钻井、探井、补井、打捞等一系列精湛的技术。清道光15年,运用人工(顿锉)凿井技术开凿的燊海井深度达1001.42米,成为世界上第一口人工顿锉超千米深井。
编辑:巩盼东
关键词:千年盐都 非遗 自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