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图说图说
中越边境:集市盗卖食用野生动物 鲜有监管(图)
中越边境集市盗卖食用野生动物
10月23日,云南普洱市江城县,中越边境3号界碑处,当地赶集的日子,被屠杀烤黄的整只猴子、案板上剁开的动物大腿、翅膀及餐馆门口铁笼中圈禁嗷嗷叫的猴子、活禽等,和餐桌上食客的盘中餐形成一副残忍画面。
这里本是为边民设立的贸易通道,然而澎湃新闻实地调查发现,此地竟成为了非法盗卖和食用野生动物的集散地,猕猴、麂子、白鹇、果子狸、豪猪、豺狗、熊、竹鼠等国家保护野生动物或濒危物种,在此成为各路食客的盘中餐。
更为蹊跷的是,明目张胆的交易、食用野生动物行为不仅鲜有监管,在集市上,澎湃新闻更是发现有公务车的身影。
野生动物在三角地带成盘中餐
普洱市江城县与越南、老挝两国接壤,是云南唯一与两个国家接壤的县城,有着“一眼望三国”的说法。
从昆明驱车到江城县需要9个小时,从县城再向边境50多公里,来到中越边境3号界碑处,这便是为边民设立的贸易通道,并形成一个中越边境线上的集市。
当地人告诉澎湃新闻,这个集市在赶集日形成了一个自由贸易街,一半属于中国,一半属于越南,中越两国边民互相往来,而在中国境内集中了20多家餐馆。
据一家餐馆老板介绍,这些餐馆所占的简易平房是大约在3年前由一家开发公司建成,他们只需每月支付1000元,就可以把一整个铺面租下来。
正是这三角地带,不仅吸引了各地观光客,还引来了众多慕名而来的食客。
每月3号、13号、23号,为当地传统的逢“3”赶集日。集市上供应着种类繁多的野生动物,其中不乏濒危物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等。
10月23日,当地的赶集日,澎湃新闻走访发现,集市上20多家餐馆大多供应“山珍野味”,食客挤满餐馆。
经澎湃新闻记者走访后不完全统计,该集市上供食客们挑选的野生动物中,猕猴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也在我国濒危动物兽类中被列为易危种;鸟禽白鹇则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低危物种;还有像麂子、果子狸、豺狗等国家保护动物和濒危物种,而野猪、竹鼠、刺猬更是当地餐馆的常见食物。
编辑:顾彩玉
关键词:中越边境集市 中越边境 盗卖食用野生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