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天下天下

外来物种入侵形势严峻:最具威胁性物种半数进入中国

2015年01月26日 09:38 | 来源:中国广播网
分享到: 

W020150126326457467929

小龙虾

 

  一方面“不速之客”撞进门,另一方面,入侵生物是否全是“洪水猛兽”,也成为争议。小龙虾是被全世界列为最具威胁性的百种物种之一。但这道餐桌的佳肴,怎么会就是生物链的大敌?没了小龙虾,热衷于此的食客们又是否会甘心?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不经许可偷偷入境,就是“非法移民”。闯进你家门还犯事儿,那谁也忍不了,但如果不速之客居然自带了美味佳肴,你又该“迎来”还是“送往”呢?记者对话农科院植保所研究员万方浩:

  记者:像小龙虾,它也是外来物种,但是也上了人们的餐桌,它也不是那么有害吧?您怎么看?

  万方浩:我们讲“天生我材必有用,任何的生物,都有它存在的理由,但是某些物种它出现的地点、时间、环境它就可能导致害。关于小龙虾有两派观点,目前争论不休。从生态学家的角度、从自然保护学家的角度,小龙虾是个大害。如果在野外,对整个农田水域淡水生态系统,是个极大的害;而且它打洞、打一两米深,如果在大坝上面打洞就坏了事。但是小龙虾为什么在中国餐桌上又这么喜欢?因为你现在是把它作为一种产业来推广,如果在一定的区域加强管理,不让它跑到野外去,它又可以作为一个产业来推动。所以小龙虾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个双刃剑。

  而关于小龙虾,还有个“著名”案例:2012年云南省元阳县的哈尼梯田遭受小龙虾入侵,部分梯田田埂被蛀空垮塌,几乎毁于一旦,直接影响了哈尼梯田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进程。在当地农业局调查小龙虾来源时,发现是在外地打工的当地村民觉得小龙虾好吃,从外地购买了小龙虾后在自家的丘田里放养。后来,很多村民觉得好吃,相互带回来养殖,让小龙虾在元阳县迅速繁殖,终成祸害,最后又不得不花大力气根除。这样的例子并不鲜见。

  除了国际公认的、“绝对的”外来入侵物种;实际上,还有第二种就是“相对的”外来入侵物种,比如在东半球生物链中的亚洲鲤鱼。它在美国泛滥成灾、破坏当地生物链后,已耗费美政府近180亿美元加以应对。

  万方浩:一个物种它有利的方面占优势,还是有害的方面占多数,就要去评判。比如外来的一些杂草,它可能要开花,开花就会有花粉。花粉对养蜂者来讲那就是好事,但是对种庄稼的农民来讲,它侵占了农田,又是坏事。

  目前,外来物种通过各种渠道进入国内。因其数量多、分布广,且涉及生态系统的方方面面,实现根治难度很大。除了加大基础研究和加强检验检疫力量,专家不约而同都提到了相关公共教育的必要性。

  复旦大学生物系教授赵斌:特别是过海关的时候,要主动接受一些动植物方面的检查。不要去拒绝,甚至私藏一些植物种子,这都是非常危险的。另外也不会做一些任意放生这样的行为。

  专家万方浩强调,提高公众意识也至关重要:

  万方浩:我们也得通过各种媒介,让公众知道哪一些是最有害的物种,是什么样子,哪一些可能就跟你的生活有关。特别是农村,在你的房前屋后,认识它,直接地参与去防除这些有害物种。

  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外来入侵物种名单,紫茎泽兰、薇甘菊、空心莲子草、毒麦、美国白蛾、非洲大蜗牛、福寿螺、牛蛙等,都在其中。

 

 

编辑:巩盼东

关键词:外来物种入侵 威胁性物种 进入中国 生态破坏 小龙虾 水葫芦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