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声·政情>观察观察

长江水到京会不会“水土不服”?要过“三道关”

2014年09月18日 10:54 | 作者:王菡娟| 来源:人民政协网-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配水保口感

  千里之外的长江水来到北京会不会“水土不服”?

  如何保证“南水”符合北京口味?北京市南水北调办也早有了办法。

  北京市南水北调办公室副主任何凤慈表示,北京市自来水集团早在2009年就在丹江口水库现场建设了水质试验基地,相当于一座“缩微水厂”,浓缩了北京地表水厂“来水—制水—配水”的全部处理及检测过程。

  在四年间,该试验基地对北京市区不同年代、不同地区、不同材质的供水管网分段在现场进行浸泡试验,针对南水北调水源水质与北京供水管网的适应性进行了长期监测。

  由于长江水都是地表水,长途跋涉进京,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的水指标是不同的。科研人员经过反复试验,确定了30多种制水工艺方案,以应对丹江口水库水质在不同季节的变化,如浊度、藻类等。这将确保2014年“南水”进京后,自来水集团生产的自来水是广大市民熟悉的“北京口味”。

  已供水16亿立方米

  其实从2008年起,河北已开始向北京供水,截至2014年4月,已累计实现向北京供水16亿立方米,不仅有效缓解了北京水资源短缺的状况,也使南水北调工程北京段早早开始接受检验。

  “调水几年来,没出现过任何水质污染问题。我们也就是从那时候起,就开始琢磨如何让北京老百姓喝上放心水,这三道防线也是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出来的办法。”仇文顺说。

  不仅要防污染,北京南水北调办还主动出击,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早准备、未雨绸缪。

  仇文顺表示,南水北调办专门组织了科研攻关,针对南水进京路上可能出现的污染问题进行专项研究,对沿途的化工厂、运输危险品车辆进行了统计,摸清主要污染源,做到有备无患。

  南水北调工程于2002年起正式开建。中线工程南起汉江丹江口水库,经河南、河北,基本自流至北京,总干渠全长1276公里。中线工程主要向河南、河北、北京及天津4省市供水,重点解决北京、天津、石家庄等沿线20多座大中城市的缺水问题,一期工程年均调水95亿立方米。

 

编辑:顾彩玉

关键词:南水进京 长江水 南水北调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