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胜利与和平-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资讯资讯
他们的亲人为中国而战
新华社北京9月2日电(记者戴盈、郝亚琳、喻菲)9月2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前夕,纪念活动新闻中心举办了一场特殊的新闻发布会,70年前参加中国抗战的国际友人和他们的遗孀、后代出席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小标题)筒井健史:我的父亲是八路军
筒井健史的父亲筒井重雄曾经是日军飞行员,被八路军俘虏后,逐渐认识到日本发动战争的错误,加入了八路军。“我父亲生前常说自己有三个故乡,一个是出生的群马县,一个是后来生活的长野县,还有一个就是彻底改变他人生轨迹的中国。”
后来,筒井重雄担任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教官。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17架飞机飞越天安门上空接受检阅。其中不少飞行员都是筒井的学生。
直到1986年,筒井健史才从父亲口中第一次得知这段不寻常的经历。以后,筒井重雄开始在日本各种公开场合谈论抗战历史。
如今,筒井健史已经是头发花白的老人。他说:“我的父亲已经逝去,我要带着父亲的记忆,继续为中日友好努力。”
(小标题)“飞虎队”老兵艾伦·拉森
“71年前的9月1日,正是我踏上中国土地的日子。”91岁的艾伦·拉森非常清楚地记得那一天。1944年,拉森随第35照相侦察中队从印度飞抵中国,作为陈纳德将军“飞虎队”的一员,参与到了中国抗击日本侵略的空战中。
拉森和队友用当时非常少有的柯达相机为战火中的中国留下了彩色记忆,近几年编成《飞虎队员眼中的中国》先后在美中两国面世。这些地面上的照片更充满着人间烟火的气息,记录着普通中国老百姓的笑脸。
拉森回忆起他同一位中国女孩“嘟嘟”的忘年之交。拉森说:“70年后,也就是去年,嘟嘟来美国找到了我们家,她带着她的丈夫。那天,正好是我90岁的生日,有很多人都来参加聚会,我非常高兴,和大家一起分享了二战时的往事,这就是我个人的亲身经历。”
(小标题)“飞虎队”队员遗孀凯瑟琳·史蒂文斯
凯瑟琳·史蒂文斯是“飞虎队”队员、美国前临时参议长泰德·史蒂文斯的遗孀。
她说,泰德加入了“飞虎队”在中国-缅甸-印度支那战场的服役,驾驶着C-47运输机,飞越驼峰航线。
正是因为这一段生死与共的经历,使泰德·史蒂文斯在后来漫长的政治生涯中,一直致力于推动美中友好。
中国人民没有忘记这些曾为中国流血牺牲的国际友人。1980年,史蒂文斯夫妇新婚蜜月来到了中国,邓小平接见了他们。
“我记得泰德在一次采访中,是这么对记者说……如果我们回头去看看我们当时所表现出的英雄气概,我们不愧被称为是最伟大的一代人。”她说。
(小标题)法国医生贝熙业的儿子贝石涛
让-路易·贝熙业(中文名贝石涛)在发布会上说,1937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他的父亲贝熙业当时正在北平,是最早见证日本侵略中国的外国人之一。抗战时期,贝熙业冒着生命危险,骑着驮满药品和医疗器械的自行车,从北平城出发骑行30余公里运到西山,再辗转送往晋察冀边区。
贝石涛说,自己的父亲清楚地知道南京大屠杀曾经发生过。“当时,他的病人里就有从南京逃来北平的。”他说,南京大屠杀这样重要的史实要在更多的地方得到承认。
“在法国,并不是很多人知晓中国抗战这段历史,抗战纪念是一个很好的机会重申中国人民、乃至亚洲人民曾经遭受的苦难,向下一代传递一个重要的信息:爱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他说。
编辑:薛晓钰
关键词:抗战胜利70周年 国际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