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调研调研

全国政协调研城镇化 要体现传统文化内涵

2014年05月27日 10:18 | 作者:张丽|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城镇化进程中的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调研报道

  “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体现传统文化内涵”

  “独钟这渐水荡漾映新安……独恋这竹山葱茏俏江南……”一座散发着浓厚徽式建筑气息的粉墙黛瓦中传来吟唱声,这是安徽省黄山市歙县雄村的村民们正在农民文化乐园学习吟唱《雄村,美好的村庄》。

  具有800多年悠久历史的雄村,是安徽省首批20个农民文化乐园建设试点之一。5月24日,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城镇化进程中的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调研组来到此地调研。

  随着“新型城镇化”概念的提出和不断深入人心,其内涵也越来越丰富和深刻,加强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成为“新型城镇化”的题中之义。那么,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如何因地制宜地加强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5月21日至25日,全国政协副主席卢展工带队,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王全书、驻会副主任常荣军及部分文化界政协委员深入安徽省泾县查济古建筑群、黟县宏村古民居、歙县雄村等地进行实地调研。

  21日,在合肥召开的座谈会上,卢展工表示,在城镇化进程中,对传统文化进行保护与传承应注意两方面问题,其一应弄清在城镇化进程中哪些传统文化容易受损,其二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应怎样体现传统文化的内涵。委员们就城镇化进程中保护与传承传统文化的有关问题与当地相关部门进行探讨并提出意见与建议。

  据了解,当地政府多措并举,通过政策规划、普查登记、落实责任、科学保护、项目投入与宣传教育等方式,积极加强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2008年,文化部批准设立了国内第一个跨省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

  此外,社会力量也成为当地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推手。徽派盆景第四代传承人于1999年筹资重修了以徽商私家园林为背景、以徽派盆景为主题的鲍家花园,并在此基础上设立了徽派盆景艺术博物馆,在注重对盆景进行收藏、研究和展示的同时,还特别着力人才的引进与培养,成为宣传盆景艺术和文化的一扇窗口。卢展工副主席表示,“将鲍家花园买下来是一种文化保护,将博物馆对外开放是一种文化传承。”

编辑:刘爱梅

关键词:保护 传统文化 传承 文化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