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调研调研

一篇调研报告是如何诞生的

呼和浩特市政协调研工作素描

2014年02月17日 16:20 | 作者:原哲 梁春武 郜晓文|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今年3月的一天,群号为174765717的呼和浩特公交信息交流群里来了一位特殊的群友——“雪花”。甫一入群,她就成了活跃分子,一会希望大家“吐槽”一下呼和浩特市公交的弊病,一会呼吁大家出谋划策。“当我们知道她是市政协工作人员,是来这里为开展呼和浩特市公交调研收集意见的时候,群友们非常兴奋,倾诉的欲望都很强。”该交流群的群主“逆流的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在呼和浩特市政协我们见到了“雪花”本人——市政协经科委主任薛红伟。这个瘦小精干的女人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一次调研的情况她都能娓娓道来,每一个调研过的地方、合作过的单位她都能尽情讲述。

  “用执着的精神去热爱,用优美的语言去建议。”呼和浩特市政协正是因为有许多像薛红伟一样的委员及工作人员,他们的调研工作才能如此风生水起,硕果累累。

  “熟有熟的难处,生有生的易处”

  政协调研工作的关键在选题,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选题的基本原则,但如此确定的题目不一定是政协熟悉的,怎么办?呼和浩特市政协的回答是:找到最合适的角度切入,题目“熟有熟的难处,生有生的易处。”

  说起公交,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几乎每天都会打交道,很熟悉;但说起快速公交BRT、公交分担率等,很多人就一头雾水了。看似一个很好介入的调研题目如“公交系统建设”,但真要说出门道来,还真不是那么容易。呼和浩特市政协选择的关键点在哪里呢?生熟结合:公交线路的调整、公交优先的理念等相对熟悉的板块要扎实收集民意,提出可行的建议;大公交系统的概念、BRT如何实现等相对生疏的板块则收集专家意见,提供其他城市成熟经验。

  内蒙古的大草原令人神往,内蒙古的草原文化丰富多彩,要是以草原文化作为课题进行调研,可做的太多了,精神、活动、器物文化等,但怎么能让作为首府的呼和浩特体现出草原文化特色呢?呼和浩特市政协给出的角度是从城市建筑看草原文化元素的应用,避免千城一面。

  角度独特是优势,时效领先也是关键。《关于立足首府优势,发展总部经济的调研报告》是呼和浩特市第一份体系完整的关于总部经济的报告,现已成为其他部门研究呼和浩特总部经济的重要参考。

  ……

编辑:刘爱梅

关键词:调研 呼和浩特市 市政协 报告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