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调研调研

四川灾后重建怎么做?委员:推进川港合作

2014年11月17日 09:11 | 作者:纪娟丽| 来源:人民政协网-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香港全国政协委员赴四川考察报道之四

  推进川港合作致力灾区重建

  在这场历时五天,行程上千里的考察中,委员们思考最多的,是如何让灾区的明天更美好,以及自己在灾区重建中还能做什么。而这,也成为了14日香港全国政协委员考察四川地震灾后重建工作情况反馈会的主题。

  正大制药集团总裁郑翔玲委员说,一路上,看到灾区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她感到十分欣慰。“留住青山绿水,才有未来发展的资本。”她希望未来加强与灾区在医药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在灾区重建产业发展上贡献一份力量。

  为灾区重建出力,很多委员已经这样做了。此次考察,他们纷纷表示愿意继续参与。陈清霞委员是香港省级政协委员联谊会会长,她要把灾区招商的相关材料带回去,在联谊会做宣传,希望有更多香港省级政协委员关心并支持灾区重建。

  梁高美懿委员是香港赛马会董事,考察中,看到香港赛马会捐助的灾区重建项目,她感到非常自豪。她透露,今年是香港赛马会成立130周年,灾区如果还有需要捐助的项目,她可以带回去研究,希望能帮灾区再做点事。

  “灾后重建还要注意科学性。”许汉忠委员看到四川将灾后重建与城镇化对接,觉得非常振奋,“科学重建,才能迎来更好发展。”汤显明委员表示赞同,他还认为,对于灾后重建来说,质量与安全是第一位的,资金监管问题也尤其需要重视。

  “灾区重建除了硬环境建设之外,软环境建设也很重要。”考察团团长、全国政协常委林树哲说,硬环境的建设,包括基础设施、产业基础可以很快达成,但软环境,包括产业现代化、科学化等,还有艰巨的任务。“持续发展才是最重要的。”林树哲希望,香港委员继续在四川灾后重建的软环境建设中贡献力量。

  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主任杨崇汇提出建议:第一,“5·12”震区要与对口援建单位在推进产业升级方面加强互利共赢的紧密合作。可通过邀请对方年度回访和对口商业洽谈等方式,力求把援建的产业项目做大做强。第二,建议雅安在“芦山4·20”恢复重建中,进一步加强质量监控,包括组织专业的质量检测队伍并进行培训,同时增强与援建单位的联系,邀请援建单位定期考察等。第三,进一步推进川港合作,尤其是在产业重建与重塑上加强双方合作。

 

编辑:杨雅婷

关键词:重建 灾区 香港 香港 全国政协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