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建议建议
宜昌市政协建言推动川汉铁路遗址保护
本报讯“7处遗址遗存当地政府已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上风垭隧道、黄花车站、黄花场川汉铁路桥、新坪川汉铁路涵洞、青树包铁路桥、学堂坪铁路桥等37处川汉铁路遗址将整体打包,申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日,从湖北省宜昌市文化局传来消息。其中,为保护川汉铁路遗址,宜昌市政协先后采用社情民意、提案、委员视察、大会发言等多种形式向市委、市政府建言。
1909年,川汉铁路由民间集资建造,詹天佑担任设计师,最初计划从成都至汉口,途经宜昌,全长3000公里,1913年停工。川汉铁路遗址既是有形的工业遗址,也是无形的文化遗产。“川汉铁路遗址是清末民初中国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传统走向现代的重要见证。三峡工程竣工和宜万铁路通车,标志着宜昌境内两个中华民族百年梦想的实现。”宜昌市政协主席李亚隆说。
2013年1月,市政协常委、市社科联副主席陈华洲在市政协五届二次会议上作大会发言,建议建设川汉铁路纪念园。2013年5月,市政协文史委员会组织部分委员到夷陵区、兴山县开展川汉铁路遗址保护工作专题调研视察,与有关部门共同形成《川汉铁路遗址视察报告》。2013年6月,范长敏、黄华两委员提出了《关于将川汉铁路遗址申报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议》,市长马旭明批示,“建议很好,请提出推动此项工作的意见。”副市长王应华、原市长助理也分别签署意见,主持专题会议研究,要求市文化局制订工作方案。
据了解,由市文化局牵头,联合夷陵区、兴山县开展了一次川汉铁路遗址遗存大普查,新发现川汉铁路遗存10处。川汉铁路纪念园已完成选址及建设内容研究,纳入重点城建项目。
编辑:刘爱梅
关键词:川汉铁路 遗址 市政协 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