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协商协商
“希望尽快缩小东西部人才和智力鸿沟!”
全国政协委员王光谦建议实施“西部博士万人计划”
本报讯(记者 王硕)2013年7月,受清华大学委派,在清华大学学习工作30余年的王光谦委员调任对口支援高校青海大学担任校长。从东部到西部,近距离的了解和与之前工作的对比让他深深感受到西部地区人才培养面临的困境。
“全国‘211工程’大学非985高校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平均635人,占40.71%。而青海大学具有博士学位老师76人,占6.52%,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8;高端人才上,院士、长江学者、跨世纪人才、新世纪人才、百千万工程、杰出青年等获得者在青海大学几乎都没有,更不要说经费的差别。一句话可以说清楚,就是:吃饭靠财政,运行靠学费,发展靠贷款。”在进一步调研下,王光谦发现这样的状况不是青海大学特有的,西部其他高校、科研院所也面临同样状况。
面对强烈的对比,如何解决西部高校人才培养与发展的窘境?王光谦发现,国家实施人才强国的“千人计划”和“万人计划”没有缩小东西部地区的人才差距。“这些人才引进的正面影响只是集中在东部或大城市,西部地区受惠很少。”王光谦遗憾地表示。
2013年,他作为评审专家参加2013年第二批“万人计划”评选,“西部地区的候选人大部分都落选了。尽管在评审中给地区留出了部分指标,但是上海、江苏与青海、甘肃等通过省区上报的都是地区类,不出意料当选的都是东部地区了。”王光谦担心,如果这样下去,“西部的优秀人才更会被吸引到东部地区了”。
如何为西部地区培养、留住和吸引人才?王光谦认为,其实可以找到很好的方法,就是在国家层面实施“西部博士万人计划”。他解释,“西部博士万人计划”可以采用国家已经实施的“万人计划”同样的目标、同样的遴选方式、同样的经费支持力度,只是岗位在西部的高校、研究院所和高技术企业,并特别注重对青年博士的引进和使用。“希望能够尽快缩小东西部地区的人才和智力鸿沟,推进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维持西部地区的社会稳定。”王光谦表示。
编辑:付鹏
关键词:西部地区 王光谦 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