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协商协商
以收获促耕耘 拿诚恳换热情
马鞍山市多举措调动委员参政议政积极性
本报讯(产结来 张慧新 记者 胡海燕)“背着书包游马鞍山”,已经成为一句生动引人的旅游宣传广告词。记者近日到该市采访时获悉,这句响亮的口号来自市政协委员王俊的一份社情民意。王俊提出要整合中小学教科书中涉及马鞍山的文化元素,打响“课本上的马鞍山”特色旅游品牌。市政协主席李群告诉记者,每年市政协都能收到很多含金量很高的提案、社情民意,委员履职热情和实效都很高。
为何在这座钢城,委员履职热情如高炉中的铁水般炽热?李群一语道破:很重要的一条是市委、市政府诚恳听取意见,并采取多种举措保证委员参政议政成果得到落实。比如,市委书记张晓麟在听取今年市政协全会筹备工作时特别要求:“政协安排大会发言时,市里不安排重要活动,保证市领导都参加,而且这要成为一项制度!”
记者了解到,马鞍山市委、市政府在一些加强政协工作的制度中挤掉了弹性,增加了刚性。如市委出台的关于加强政协工作和推进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两个《意见》,对推进协商民主制度建设、支持人民政协履行职能、强化政协自身建设等诸多方面制定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等。
马鞍山市政协在调动委员积极性方面也做了一系列探索。“让委员在政协有家的感觉,成为一家人才能说真话、道实情。”市政协建立了驻会主席、副主席与委员双向约见制度,不仅主席可以随时约见委员,委员也可以随时约见主席,这样的约见已经进行了近百次了。今年,市政协又建立了主席、副主席按地域片区定期走访委员制度,与企业界委员结对帮扶也形成制度。
此外,市政协对委员履职工作组织经常性学习培训,并以界别为基础就近建立委员学习联络组开展例行学习。对委员履职活动保障、履职档案建立等具体事项,市政协均建立健全了相关制度。
编辑:刘爱梅
关键词:委员 市政协 热情 马鞍山市 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