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协商协商
上海政协督办"财政预算"提案 痛批"关了厂还拿补贴"
政协督办"财政预算"提案 痛批"关了厂还拿补贴"
“只要名目包装得好,各种财政补贴就源源不断,企业制作英文宣传册、开展出境游业务等,都可以获得政府补贴。”在昨天开展的“建立财政预算事先评审和事后绩效评价机制”提案专题协商座谈会上,民建市委调研部负责人毫不客气地批评。
一些企业补贴来得容易,很多中小微企业却少有政府资金雪中送炭。“一些企业甚至为了获取补助而找掮客帮忙。”民建市委陈海林说,“掮客”负责对申报项目进行包装,补助资金下来,他们要抽取20%的金额。
来自检察部门的许佩琴委员讲到一个例子:一家已经关门的造纸厂还在申报能耗补贴,居然还获得了100多万元补贴。“没人去关心这个厂的实际情况是否与申报材料相符。”许佩琴说,涉及政府财政性补贴项目的职务犯罪案件时有发生,补贴项目的申报、审核、以及资金的发放和使用都是案件的易发环节。在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蒋洪看来,这些现象其实涉及两个问题:前者是政府该不该花这个钱,后者是该花的领域怎么花钱,“要让花错了公款的人痛到肉里”。
据市财政局介绍,2010年开始,上海开始建立专项资金评审制度。至2013年,完成评审项目184个,涉及资金198亿元,评审通过的项目179.87亿元。今年,财政局组织开展前期评审的数量69个,涉及资金152.48亿元。事后绩效方面,2011年至2014年,市财政局累积选择了资金量近208亿元的82个重点项目开展绩效评价,选择了43个项目进行绩效跟踪评价试点。2011年至2013年的绩效评价结果已通过上海财政网同步公开,目前已公开44个评价结果。
曾参与绩效评价的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刘小兵说,目前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很容易存在问题,因为项目很难与整体分开。他认为,今年市财政局选择市委党校和市旅游局等两家预算主管部门开展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试点,有其现实意义。
还有委员提出,目前财政预算公开的内容不够完整、情况不够清晰,包括财政局提出的整改建议和相关部门的整改结果都应该向社会公开。蒋洪也表示,只有向社会公开,“关了厂还能拿补贴”这样的低级错误才不会再犯。
编辑:刘爱梅
关键词:补贴 资金 财政预算 提案 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