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协商协商
北京市西城区政协探索拓展委员履职空间
让委员走出“象牙塔”
北京市西城区政协探索拓展委员履职空间
阅读提要:北京市西城区中央机构多,委员层次普遍较高,如何让委员走出“象牙塔”接地气、更好地参政议政?西城区政协选择与街道联组工作,为委员履职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本报讯(记者张原通讯员刘继琼)“原来街道给我们民营企业搭建了如此好的党建活动平台,我们企业要利用好这个中心,大力发展。”5月20日,参加北京市西城区展览路街道政协联组活动的曹海委员说。在当天的活动中,委员们积极参与非公企业党员服务中心活动。记者了解到,西城区政协在全区15个街道成立街道政协联组,536名委员被编入15个街道,以街道为单位组织委员开展活动,区政协、委员、各街道和社区居民都在此项工作中品味到益处,达到了“四赢”的好效果。
北京市西城区中央机构多,委员层次普遍较高,两区合并后地域广阔,如何让委员走出“象牙塔”接地气、更好地参政议政是本届区政协思考的问题。“委员只有深入群众,了解民意,才能知情明政发挥好作用。我们结合区委、区政府开展的‘访民情、听民意、解民难’活动,于2012年3月建立了以街道为单位的街道政协委员联组工作机制。”区政协主席曹长胜告诉记者,两年多来,各街道联组结合区委、区政府的重点工作,以加强委员沟通联络,提高委员参政议政能力为主线开展活动,已有近2000人次委员参与。
“根据区域经济社会特色,我们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一年开展四次活动,有针对性地组织委员植根街道工作各个层面中,针对性强,不但改变了委员参政渠道单一的状况,也成为专委会工作的有力补充。街道则得到委员源源不断的智力和外脑支持。”展览路街道办事处主任皮强兴奋地向记者说。陶然亭街道建立了政协委员联系社区居委会的工作机制,委员们定期到社区了解情况。社区居委会及时将居民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反馈给委员,为委员参与和谐社区建设提供条件。天桥街道把每季度的第一周定为政协委员的“民情日”,组织委员到社区走访、接待居民群众,对收集到的意见建议,委员以提案等形式反映给有关部门,并将办理结果反馈给居民,居民群众特别满意……
西城区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还首次将街道联组活动排入全会日程,为联组委员讨论区域发展、交流提案提供活动平台。“我们鼓励以街道联组名义提交集体提案,促进区域发展。”区政协副主席沈桂芬对记者说:“我们刚刚就大栅栏街道政协委员联组提出的《推进大栅栏地区架空线入地工程》的提案召开办理协商会,区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到会,就促进提案建议落实进行了专题协商。”赵立柱等委员调研了解到大栅栏地区市政基础设施薄弱,尤其是地面架空线暴露严重影响地区交通秩序和整体风貌问题后,联组提出提案,被区政协列为重点提案。“通过参加社区活动,我们接触到了不同领域、不同阶层的人群,了解他们的需要,更明白我们该为他们做些什么。”委员们说。
编辑:刘爱梅
关键词:委员 街道 政协 区政 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