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正能量 正能量
南充“老愚公”开山凿石27年 修村道感动村民
“老愚公”方柏先与村民一道修路。
在南充市蓬安县诸家乡红花村,一段长约两公里的土路蜿蜒在山坡沟坎之间。全路段几处需开山凿石,其间,还跨越了几处水域,修建难度可想而知。
然而,27年前,时年59岁的当地老人方柏先,肩挑背扛,开始义务修路。27年来,他一直修路、养路。见面时,乡亲们总是亲切唤他“老愚公”。
27年前村道悲剧频发,他决心修路
沾满泥土的旧夹袄,左手提着镐钎,右手把着锄头,锄头后面吊着一对箢兜,黑色帽檐下,是一张典型的中国农民的脸,脸上沟壑纵横。
近日,记者沿着崎岖蜿蜒的山路,来到蓬安县诸家乡红花村。此时的方柏先正和村民们一起疏通土路的排水渠。“马上就要到雨季了,趁着天气好,得抓紧时间养护。”挑上一箢兜土,方柏先步伐沉稳而有力。
在红花村4社,水泥路沿半山穿行而过,位于山谷底的5个社,离水泥村道足有2公里的路程。唯一与外界联系的村道路坡陡路滑,从村里走上水泥路,需花一个多小时。相对于水泥路沿线已经脱贫致富的村民,谷底深处的5个村社,汽车进不来,货物出不去,犹如一座孤岛。道路交通成了村民发展致富的最大绊脚石。
1987年,方柏先断断续续开始了修路。然而当时的红花村谷底下,总共才30户人家,能上工的劳力只有10多人。“缺钱、缺技术、缺劳力,怎么想都觉得‘不靠谱’。”面对艰难的工程,村民们无可奈何,但这并未影响方柏先修路的积极性。
1993年唯一联系外界的村道公路上,接连发生的悲剧,刺痛了村民的神经。一次是车子拉砂石进村,发生侧滑。没过多久,村民杨福平拉着建材回家的路上发生事故,永远离开了。“路窄,又不平,车子发生侧翻,车上的他,当场死亡。”村民们议论纷纷,方柏先再也坐不住了,下定决心要将路修好。
编辑:顾彩玉
关键词:方柏先 村民 养路 愚公 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