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正能量 正能量
南充“老愚公”开山凿石27年 修村道感动村民
自筹经费除家庭开支,钱全用来养路
没过几天,方柏先就挑起箢篼,拿起锄头、铁锹等工具开工了。就这样在方柏先的一锄一铲中,一条泥泞不堪的乡村小道变成了一条长两公里、宽三四米的平坦道路。
修路难,养路更难。疏通背沟、削高填低、搬运石头……这些都是养路的活儿。27年来,方柏先为了修路,用坏了8把铁锹、6把锄头、146个箢兜,还有好多双鞋。七八十岁的老人,一些重活干不下,方柏先就自掏腰包请人一起养路。
为解决钱的问题,方柏先种了2亩水稻、2亩多旱地,每年养1头肥猪、4张纸的蚕。加上子孙们给的“糖果钱”,一年下来他有3000多元的纯收入,除去家庭基本开支,剩余的钱全部投在了养路上。27年来,他用于养路的钱连他自己都算不清了。
今年4月,公路的涵洞垮塌,方柏先花钱请人重新用钢筋混凝土加固,把涵管边的松土全部挑走,还把水沟打出来。为协调加宽公路的用地,方柏先被狗咬伤。事后,在诸家小学任教的50多岁的儿子方明德从老乡口中得知父亲受伤一事,立马赶回了家中。见年迈的父亲躺在床上,方明德对着父亲就是既心疼又埋怨。他却说:“路修好了,没人管理,那不是白费功夫吗?”
深受感动村民纷纷加入养路行列
如今,27年过去了。在方柏先的坚持下,以前泥泞不堪的乡村小道“改头换面”,变成了一条长两公里、宽三四米的平坦道路。路通了,现在货车开到家门口,这让当地村民备受感动。老人的善举,感染了村民,不少村民纷纷加入养路行列中。
“远学雍宗满,近学方柏先。”这是红花村五组村民雷林的口头禅,他告诉记者,方柏先打通的不仅是谷底通往外界的道路,更重要的是打通了村民之间的心。“这么大年纪都还能坚持为村民做好事,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在方柏先的带动下,65岁的雷林加入了养路行列中。如今的红花村公路上,不再是方柏先一个人的身影,而是一群人养路的壮观场面。
记者手记
为他的执着鼓掌
古有愚公移山,今有“愚”农修路。愚公移山是寓言,“愚”农修路却真真实实发生在我们身边。27年前,59岁的方柏先左手提着钎镐,右手把着锄头,走向了义务修路养路的“不归路”;27年后,86岁的他仍养路。
家人一开始的不理解并没有打断这位中国老农满腔的热血,在这27年的时间里,虽然所有的苦和痛只有他自己去承担,但是他所传递的精神并没有湮灭。幸运的是,在这位“愚公”的影响下,陆陆续续已经有更多的人加入养路的队伍。
27年,近10000天,我们从方柏先身上看到的是坚持与执着,是对这片土地和土地上生活的人们的热爱。我们没有理由不为这位朴实老农的执着鼓掌!
编辑:顾彩玉
关键词:方柏先 村民 养路 愚公 铲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