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聚·焦点聚·焦点

快的、滴滴转战“约租车”

2014年07月31日 15:52 | 作者:刘夏 | 来源:新京报
分享到: 

  “约租车”市场商业模式成熟,快的、滴滴即将进入“约租车”继续火拼

  赚钱无门的打车APP眼前终于有了事关生死的“救命稻草”。日前,快的打车拆分出“一号专车”品牌,定位于中高端用户商务租车,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上线,并计划短期内覆盖全国。

  滴滴打车官方虽未明确表示进入该市场,业内消息却显示,腾讯拿车动作不断,产品已近成形,“随时可能推出”。

  对于经历了补贴大战洗礼、烧掉数亿元的两家公司,其战略意义非同小可——“约租车”,已具备成熟的商业模式和巨大的市场,目前看起来,是最有可能的盈利方向。

  打车APP即将很快告别风平浪静,燃起一把新的战火,烧向“约租车”市场。

  抓住盈利“稻草”

  利用“约租车”,打车APP巨大的流量终于找到了一个变现出口。

  最近,在快的打车APP“预约”的按钮下,悄然增加了“一号专车”的选项。乘客可以随意在出租车、商务租车之间切换。这项功能目前仅针对一小部分用户测试,尚未开放给公众。

  “一号专车”就是快的收购的“大黄蜂”品牌。

  去年11月,快的和做过打车、拼车的大黄蜂宣布合并,年底,大黄蜂推出商务车进入汽车租赁市场。本月,快的内部讨论决定,将略显“low”的大黄蜂更名,高端大气。指向性更加清晰。

  “约租车”,又叫智能用车,概念是舶来品。简单来讲,“约租车”是将来自中小型租车公司的车辆,以及劳务公司的司机,利用智能用车平台,完成资源整合。平台按一定的比例向每笔交易收取佣金,盈利模式十分清晰。

  因此,大黄蜂原本就是快的公司实现盈利的业务,却一时难以补足打车APP疯狂烧钱制造的“大窟窿”。滴滴打车曾宣布3个月烧掉14亿元,快的消耗的金额也在相同量级。

  而下一步,“约租车”将被作为双方主要发力点。

  在断掉补贴后,打车APP曾面临订单量大跌,虽在智能硬件、电子商务等领域摸索推陈出新,却一直没有交出令人满意的答卷。一度被质疑黔驴技穷,前景渺茫。利用“约租车”,打车软件巨大的流量终于找到了一个变现出口。

  “商务租车是主要盈利方向,打车作为流量入口。”快的打车COO赵冬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快的APP上的“一号专车”入口还未完全开放,现在还没有大规模推广,“未来更多也是内部转换,因为流量已经非常大了,不会再做外部营销。”

  由于“约租车”的相关产品尚未正式亮相,滴滴打车表示不方便就此评论。

  滴滴打车副总裁王欣告诉新京报记者,滴滴在未来的新方向一是拼车,二是“约租车”,“关于如何基于出租车解决高峰运力,上海、广州的方案都在谈。”但他没有明确是否有推出商务租车平台的计划。

  APP火拼“约租车”?

  赵冬认为,商务租车至少目前没有特别明显的市场管制,相对来说增长性更强。

  市场信息显示,滴滴打车宣布进军“约租车”市场只是时间问题。腾讯旗下的商务租车U打车已经进入内测阶段,正在招募司机和车辆。“腾讯已经拿了好多辆车,产品也做得差不多了,最快8月份上线。”知情人士称。

  据媒体报道,U优打车已组织一批私家车主接受培训,该平台是腾讯旗下即将上线的租车业务。待该平台正式上线后,这些通过培训的司机便可以正式接单运营。上述信息与知情人士关于滴滴打车“拿车”、“培训司机”的消息相互印证。腾讯租车业务上线后或将接入滴滴作为流量入口。

  为了维持用户活跃,滴滴、快的两大打车软件的补贴还在通过各种形式时不时进行发放。这让外界对其“烧钱”换用户模式的盈利前景画个问号。

  赵冬称,商务租车支撑调度服务费收取的依据是它有足够高的客单量,每趟车的客单价都在比较高的水平,客单价在100块左右,可以支撑15%-20%的佣金收入。另外广告也有收入,但不是将来主流的收益。

  “其实我们的投资人不仅有阿里,还有很多都是财务投资人,财务投资人不会因为阿里的战略目标而投资的,是因为能赚钱才投资的。”赵冬表示。

  “中国的打车软件肯定比美国的UBER做得更好,UBER市值是180亿。能提供一个很好的产品,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赚钱比较容易。”王欣笼统地表态称。据悉,UBER是靠收取每单15%-20%的调度服务费盈利的。

  偃旗息鼓一阵子后,老对手又要在同一领域展开正面对垒。

  若不再选择延续砸钱的推广模式,自然转化将代替补贴成为用户获取的主要途径。两大打车APP目前虽然不及补贴高峰期接近千万单,每天仍有几百万订单量。

  此一役的惨烈度应该不比上一次补贴大战。但对于处在盈利强烈渴望阶段的打车APP,意义非同小可。

  “这就是目前最合理、最正确的盈利方向。因为短期来看,在白热化竞争条件下靠出租车是没有办法盈利的。”赵冬认为,商务租车至少目前没有特别明显的市场管制,是能够生产运能的,而且客单价高,用户更有购买力,相对来说增长性更强。

  赵冬说,三个月内,战火将蔓延开来。

  不过,商务租车市场还会是滴滴、快的两家的吗?先于他们,探路者已经有易到用车、AA租车、uber等,积累了一定用户。三年前,易到用车最先试水“约租车”市场,全国有200万用户,计划今年开通20个海外城市。AA租车今年势头凶猛,引入特斯拉租车作为噱头,还从易到挖走了不少司机。

  而且几家切入点迥异,谁更为明智,还尚待检验。

  例如定价策略,一号专车平均租用价格是出租车的两倍多,意图避开原有打车市场,创造新的市场机会;易到的价格只在出租车基础上加价20%、30%,与出租车直接竞争,想要分食原有打车市场。

  此外,由于是新兴的概念,“约租车”市场没有法律规范,也没有明文说它是合法的。“不要说互联技术进入城市交通,现在就连城市交通自身的法律都没有。”交通部管理干部学院教授张柱庭表示,现在全国人大关于城市交通公交、出租、轨道一类的问题,立法是空白的。在国务院层面上也是空白的。

  像当年开拓打车APP市场一样,“约租车”APP又要开始新一轮颠覆。

编辑:罗韦

01 02

关键词:约租车 租车 滴滴 市场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