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中国民间首向日皇室追讨文物 要求归还唐代“鸿胪井碑”

2014年08月12日 09:00 | 来源:京华时报
分享到: 

  追问

  “已做好长期追讨准备”

  1

  此次追讨预期如何?

  希望很大但仅是开头

  童增认为,如果中国不要求,日本可能就会遗忘了,认为文物真是自己的了,但是如果不断地要求归还,至少也能让日皇明仁先生知道,他的皇宫里有抢来的中国文物。某一天,为了促进中日友好关系,为了两国不再发生战争,他可能就会有种姿态,把文物主动归还中国,这都是有可能的。文物这笔账是迟早会算的,我们只是开了个头。

  2

  此次追讨有何难处?

  系新课题但欠缺经验

  童增认为,此次追讨和以往追讨的难度都差不多,作为中国的民间组织和相关部门讲,对于追讨文物,还是一个新的课题。具体如何追讨,怎么做、政府怎么参与,我们的经验应该说还是比较欠缺的。

  3

  对方不作回应咋办?

  通过国内国际共施压

  童增称,我们肯定会通过国内国际对他们施加压力和要求,只要压力足够大,呼声足够高,他们肯定会处理的。我们要持之以恒,把事情做到底,直到把文物追讨回中国。我们要做好长期准备,追讨文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一定是漫长的过程。

  4

  是否应花钱买文物?

  应伸张正义要求归还

  童增认为,用钱去购买被抢文物是不应该提倡的,对于被抢文物,我们必须拿着伸张正义的武器去要求归还,无论是国家出面还是民间出面,必须要求他们承认自己的侵略行径、强盗行径,这样才能预防他们不要重蹈这种行为。

  >>链接

  唐鸿胪井刻石碑

  唐鸿胪井碑是唐朝时期的文物,系一块重逾九吨,单体十多立方米的驼形天然顽石。公元713年(唐开元元年),唐玄宗使鸿胪卿崔忻前往辽东,册封靺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使命完成后,崔忻原路返回长安,路经旅顺都里镇,为纪念这次册封盛事,于黄金山下凿井两口、刻石一块,永为证验。

  1895年,清军将领刘含芳修建四柱方亭,护卫刻石。1908年,日本军队将刻石、护卫亭作为日俄战争战利品掠走,藏于日本皇宫至今。

 

 

编辑:曾珂

01 02 03

关键词:民间向日本追讨文物 归还唐代鸿胪井碑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