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聚·焦点聚·焦点

跨省区城市群规划最快明年推出

2014年09月18日 08:36 | 作者:梁倩 方烨 | 来源:经济参考报
分享到: 

  287个地级及以上建制市近九成“亚健康”

 

  《经济参考报》记者独家获悉,为推进城镇化、缓解大城市病,现阶段国家发改委已正式启动编制跨省区城市群规划。规划或于明年年底前编制完成,并上报国务院批准实施。业内人士指出,设立城市群有助于我国打破行政区域规划,并在带给中小城市发展机遇的同时,起到疏解大城市资源压力的作用,以缓解大城市病。

  “大城市病”在我国已不容忽视。中国社会科学院17日发布《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7》,报告称中国已进入大城市病高发期,当前287个地级及以上建制市近九成处于“亚健康”状态,存在诸如二元结构加剧、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堵严重、房价上涨过快、城市脆弱性凸显等问题。

  数据显示,1978年至2013年,城镇常住人口从1.7亿人增加到7.3亿人,城镇化率从17.9%提升到53.7%,已达世界平均水平,100万人以上的特大城市已达66座。“从全国城市发展的总体情况来看,相比于伦敦、纽约、巴黎等一些发达国家的城市,我国城市的健康发展水平普遍偏低,城市内部发展不平衡现象较为突出,特别是健康经济、健康文化和健康社会指数远低于健康管理和健康环境指数,城市健康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单菁菁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以北京为例,虽然北京综合排名第3位,健康经济、健康文化和健康社会排名均位居前茅,但健康环境却排在第206位,健康管理排名第85位。这表明我国健康发展指数综合排名靠前的城市同时存在明显的发展‘短板’,指标得分很不均衡。”

  现阶段,城镇化对促进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日前,国务院召开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工作座谈会强调,新型城镇化是关系现代化全局的大战略,是最大的结构调整,事关几亿人生活的改善。新型城镇化是综合载体,不仅可以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生产和收入水平,而且有助于扩大消费、拉动投资、催生新兴产业,释放更大的内需潜力,顶住下行压力,为中国经济平稳增长和持续发展增动能。

  但值得注意的是,城镇化势必意味着农民进入城市,而特大城市多已呈满负荷状态,因此,拥有更大发展空间和承载力的中小城市便成为此次城镇化的重点,而发展城市群则是发展中小城市的重要方式。

  为发挥城市群的战略平台作用,此前,国家发改委已经印发《关于开展跨省级行政区城市群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据悉,目前包括长三角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哈长城市群规划编制的地方层面前期研究工作已基本完成。下一步,国家相关部委将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确定这三个城市群的发展目标、开发方向、空间结构,以及城市群内各城市的功能定位和分工、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治理,协同发展体制机制等。

编辑:罗韦

01 02

关键词:跨省区城市群规划

更多

更多